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6-0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一些高额回报的宣传来吸引不特定的公众来投资、入股之类的,那么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呢?

小编认为,如果想知道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白单位是否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单位成员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认定?

对于非法集资案件中的业务人员,以及为他人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提供帮助的人,从中收取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应当认定构成非法集资共同犯罪。能够及时退缴上述费用的,可以建议从轻处理。其中参与时间较短,数额较小,情节轻微的,特别是能够积极提供资金去向,帮助挽回损失的可以建议不构成犯罪。

尤其需注意的是,对于仅是提供劳务,定期领取固定数额工资(工资不是按照集资数额比例提成且没有明显高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对非法集资情况不知情,没有直接参与非法集资业务的工作人员,包括仅从事记账业务的财务人员等一般建议不宜认定为犯罪。

对于受单位负责人指派或奉命而参与实施了轻微犯罪行为的人员,一般不宜认定为直接责任人。对于直接实施非法集资业务的部门负责人以上的高中级管理人员,具有非法集资主观故意的财务人员,应当建议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定罪处理。

对于没有与单位实际控制人进行非法集资预谋,没有实际出资,没有参与经营的挂名股东,挂名法定代表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要按照主客观一致原则严格掌握。

非吸处罚的人员的所有职务包括了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业务负责人、一般业务人员、行政负责人和宣传负责人。对于涉案单位人员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关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包括两种类型,首先是对于单位的经营事项具有决策权的人员,也就是可以将个人意志通过单位程序转化为单位意志的人员;其次是对于单位的犯罪行为负有主管责任的人员。这类主管人员要对单位犯罪负有刑事责任,还应视其在单位犯罪中实际所起的作用而定,只有这类单位人员在单位犯罪中具有组织、指挥、策划、决策的作用,他们所实施的行为成为单位犯罪行为组成部分之时,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二是关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贯彻单位犯罪意志的具体实施人员,即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

综合来看,在单位人员知情的情况下,还要看其在整个单位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也即只有那些在集资行为的非法性、集资对象的不特定性上知情,并形成决策意志,以及积极策划、指挥、实施的单位责任人、部门负责人等单位人员,才应承担刑事责任。

立案标准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以上就是庭立方针对相关问题的解答分析,如您仍有疑问,可以咨询庭立方刑事律师,为您在线解决刑事问题。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6-0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一些高额回报的宣传来吸引不特定的公众来投资、入股之类的,那么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呢?

小编认为,如果想知道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白单位是否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单位成员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认定?

对于非法集资案件中的业务人员,以及为他人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提供帮助的人,从中收取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应当认定构成非法集资共同犯罪。能够及时退缴上述费用的,可以建议从轻处理。其中参与时间较短,数额较小,情节轻微的,特别是能够积极提供资金去向,帮助挽回损失的可以建议不构成犯罪。

尤其需注意的是,对于仅是提供劳务,定期领取固定数额工资(工资不是按照集资数额比例提成且没有明显高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对非法集资情况不知情,没有直接参与非法集资业务的工作人员,包括仅从事记账业务的财务人员等一般建议不宜认定为犯罪。

对于受单位负责人指派或奉命而参与实施了轻微犯罪行为的人员,一般不宜认定为直接责任人。对于直接实施非法集资业务的部门负责人以上的高中级管理人员,具有非法集资主观故意的财务人员,应当建议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定罪处理。

对于没有与单位实际控制人进行非法集资预谋,没有实际出资,没有参与经营的挂名股东,挂名法定代表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要按照主客观一致原则严格掌握。

非吸处罚的人员的所有职务包括了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业务负责人、一般业务人员、行政负责人和宣传负责人。对于涉案单位人员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关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包括两种类型,首先是对于单位的经营事项具有决策权的人员,也就是可以将个人意志通过单位程序转化为单位意志的人员;其次是对于单位的犯罪行为负有主管责任的人员。这类主管人员要对单位犯罪负有刑事责任,还应视其在单位犯罪中实际所起的作用而定,只有这类单位人员在单位犯罪中具有组织、指挥、策划、决策的作用,他们所实施的行为成为单位犯罪行为组成部分之时,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二是关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贯彻单位犯罪意志的具体实施人员,即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

综合来看,在单位人员知情的情况下,还要看其在整个单位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也即只有那些在集资行为的非法性、集资对象的不特定性上知情,并形成决策意志,以及积极策划、指挥、实施的单位责任人、部门负责人等单位人员,才应承担刑事责任。

立案标准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以上就是庭立方针对相关问题的解答分析,如您仍有疑问,可以咨询庭立方刑事律师,为您在线解决刑事问题。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