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养老诈骗六类犯罪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7-14

依据法律规定,满足以下要件就可以定性为诈骗罪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法律解析】

(一)、提供虚假养老服务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 等形式,通过诱骗中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 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钱财,涉嫌合同诈骗、普 通诈骗。
(二)、投资虚假养老项目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以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资开办养老 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售后定期返点、高额分红等方 式,涉嫌诱骗中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三)、销售虚假养老产品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通过提供免费旅游观光、情感陪护、 虚假宣传等手段,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会议营销、 养生讲座等方式,诱骗中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者假冒伪 劣产品,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普通诈骗。
(四)、虚假宣称以房养老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通过养老形式讲解和推介,诱骗老年 人形成房屋产权“倒按揭”消费理念,与中老年人非法签订房产抵 押担保的借贷合同或相关协议,诱骗中老年人将抵押房屋获得的资 金购买其推介的所谓理财产品,从而进行诈骗或者非法集资。
(五)、虚假代办养老保险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银行、保险机构的工作人员虚构或夸 大保险项目收益,隐瞒保险理赔真实程序,设置陷阱,诱导消费, 涉嫌合同诈骗;有的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以代办“提前退 休”“养老保险”等为由,收取中老年人的材料费、好处费,以非 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受害人交纳的保险金。
(六)、开展虚假养老帮扶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 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获得中老年人的信任 后,以多种形式对中老年人实施诈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养老诈骗六类犯罪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7-14

依据法律规定,满足以下要件就可以定性为诈骗罪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法律解析】

(一)、提供虚假养老服务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 等形式,通过诱骗中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 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钱财,涉嫌合同诈骗、普 通诈骗。
(二)、投资虚假养老项目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以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资开办养老 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售后定期返点、高额分红等方 式,涉嫌诱骗中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三)、销售虚假养老产品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通过提供免费旅游观光、情感陪护、 虚假宣传等手段,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会议营销、 养生讲座等方式,诱骗中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者假冒伪 劣产品,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普通诈骗。
(四)、虚假宣称以房养老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通过养老形式讲解和推介,诱骗老年 人形成房屋产权“倒按揭”消费理念,与中老年人非法签订房产抵 押担保的借贷合同或相关协议,诱骗中老年人将抵押房屋获得的资 金购买其推介的所谓理财产品,从而进行诈骗或者非法集资。
(五)、虚假代办养老保险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银行、保险机构的工作人员虚构或夸 大保险项目收益,隐瞒保险理赔真实程序,设置陷阱,诱导消费, 涉嫌合同诈骗;有的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以代办“提前退 休”“养老保险”等为由,收取中老年人的材料费、好处费,以非 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受害人交纳的保险金。
(六)、开展虚假养老帮扶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 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获得中老年人的信任 后,以多种形式对中老年人实施诈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