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 解释规则的建构与应用——抢帽子交易刑法属性辨正

2021-07-30 16:05:23   7965次查看

转载自:尚权刑辩


摘要:刑法理论应以同质性解释规则为核心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进行 限制性解释,以抢帽子交易属性辨正为契机,诠释市场操纵的实质内涵。各国普遍将抢帽子交 易规定为市场操纵犯罪,这为判断我国刑法是否有必要启动“兜底条款”评价抢帽子交易提供 了重要参考。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明示行为类型均系价量操纵,而本罪实质是市场操纵,价 量操纵并非市场操纵全部内容。证券期货市场包括金融商品与资本两类要素,操纵投资者配 置资本也是市场操纵类型。抢帽子交易不属价量操纵,但契合资本操纵机理,具有操纵证券、 期货市场的犯罪实质,应纳入“兜底条款”归责。抢帽子交易操纵的犯罪属性应通过司法解释 明确并从严把握入罪标准。

关键词:操纵证券 期货市场罪 “兜底条款” 解释规则 抢帽子交易

一、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刑法解释的僵局与破解

我国《刑法》第182条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明确规定了联合(连续)交易、约定交易、自我交易等操纵市场犯罪类型,并以“兜底条款”将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犯罪行为纳入本罪处罚范围。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实践中出现了一批新型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违法犯罪行为,这些行为无法为刑法明示的犯罪类型所覆盖,抢帽子交易就是其中极为典 型的行为模式。

证券期货市场中的抢帽子交易通常是指,证券期货公司、证券期货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以及相关投资咨询专业人员买卖或者持有相关证券、期货合约,并对相关证券、上市公司、期货合约及其标的资产等公开评价、预测或者提出投资建议、研究报告,通过期待的市场反应获 取经济利益的行为。2008年10月至今,我国证监会陆续查处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证券投资 咨询机构及其责任人员操纵证券市场案件。由于相关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分析师利用专业优势及影响力,通过影响证券市场价格牟取不正当利益,严重损害了公众投资者对证券投资 咨询机构的信任,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且涉案数额达到了司法解释规定的立案追诉标准,抢帽子交易刑法规制问题正式进入刑事司法的考察范围。2011年8月3日,中国抢帽子 交易第一案一审构成操纵证券市场罪。至此,抢帽子交易刑法属性问题的法理探讨与实践 论辩进入最高潮。

我国刑法理论与实务对抢帽子交易是否构成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问题的争议,主要集中于,这种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的证券期货违法交易类型能否解释为“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肯定的意见认为,抢帽子交易与操纵证券市场罪列举条款具有同质性,以操纵证券市 场罪“兜底条款”认定为犯罪,符合现行刑法条文规定和刑法理论,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否定的意见认为,刑法规范中的“兜底条款”应当进行限制解释,尤其是在操纵证券市场罪运用 “双重兜底”(《刑法》与《证券法》均采取“兜底条款”规定)立法技术的情况下,抢帽子交易不宜 认定为操纵证券市场罪。正反意见相持不下形成理论僵局,其实践结果无非是择一观点形成判决或解释。然而,这实际上是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刑法解释僵局的“消化” 而非破解,并不利于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刑法适用本源性问题的实质性解决。

笔者认为,应当对抢帽子交易是否构成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问题进行缜密的刑法分析,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的规范边界进行逻辑反思与本质追问。资本市场金融 创新客观上衍生了操纵市场违法犯罪行为的“创新”。刑法明示的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犯罪类型 逐渐演变为相对“低端”的行为模式,“兜底条款”司法适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随之提升。抢帽子交易刑法属性辨正的理论基础在于,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进行合法且合理的 解释,而“兜底条款”的规范边界是由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实质内涵所决定的,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又属证券期货犯罪体系中的核心犯罪类型,所以,在刑法理论上深度论证抢帽子交易的刑法属性,对于探索罪刑法定原则在证券期货犯罪中的具体化路径,破解证券期货犯罪类案 疑难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藉此契机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实质进行符合资本市场发展现实的重述与诠释,更能为证券期货犯罪立法、司法完善提供拓展性的理论视野。

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与抢帽子交易:解释规则的法理阐释

刑法“兜底条款”一般是指,基于堵截犯罪行为脱逸刑事法网的现实需要而对法条无法穷尽的情形进行概括规定的法律条文。立法机关之所以在刑法中建构“兜底条款”,是为了弥补法条与现实之间的脱节,将实质上符合犯罪构成但刑法条文没有明示却已经内含的行为类型纳入刑事规制范畴。从表面上看,刑法“兜底条款”的模糊性与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明确性 似乎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但是,依笔者所见,“兜 底 条 款”实际上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弹性刑法的目的既包括防止过量入罪,如将情节不够严重的行为定罪,也包括防止同等严重的危害行为出罪。实际上,这正是许多兜底性规定的立法用意所在。“而弹性刑法没有这个预设,相反,尤其是在兜底犯的场合,尽量完善法益保护,不使危害行为漏网才是其要旨所 在。”就此而言,“兜底条款”正是刑法稳定性与社会生活复杂多变性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与权利保障机能相互协调的一种重要途径。刑法的“兜底条款”客观上能够 克服因立法者知识有限而造成的立法缺陷及重大遗漏。尤其是在经济犯罪领域,经济刑法规 制的犯罪行为生成于发展迅猛的经济生活之中,立法者在立法时基于其认知水平和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可能预见到所有经济犯罪行为的样态,而使用“兜底条款”的立法技术,则可以实现法条蕴涵范围的最大化,并可以通过这种有效提升刑法规范张力的方式强化社会保护。就此而言,我们完全可以认为,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明确性只是相对的,“兜底条款”实际上 能够被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要求所包容。而且,我国刑法中的“兜底条款”也并非“法无明文 规定”,而只是以其所在法条列举的规定为前提,抽象或归纳出某罪的基本特征,以最大限度地 涵盖具有高度一致性和相当性的犯罪行为。如此就无需进行扩大解释,更不必适用类推,而只 要严格遵循同质性解释的规则即可,故而也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实质侧面与形式侧面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在各国刑法广泛使用“兜底条款”并严格以罪刑法定原则为基石对之进行 限制性解释的共识下,根源性地否定、排斥刑法“兜底条款”既不理性也不现实,故而应当通过 合法的形式对刑法“兜底条款”进行合理解释,还原犯罪构成完整的实质内涵。

刑法“兜底条款”的适用应严守刑法谦抑精神,启动“兜底条款”评价相关行为必须秉持谨慎原则,其核心就是对“兜底条款”坚守限制解释的立场。贯彻上述刑法理念的关键是确立“兜底条款”同质性解释规则,即纳入“兜底条款”进行刑法评价的对象,应当与该刑法条文业已明 确规定的法律类型或者具体犯罪的实质内涵具有相同的性质与特征。对于个罪中的“兜底条 款”而言,同质性解释规则更为明确的表述应当是:纳入该罪“兜底条款”进行归责的犯罪行为, 应当与该罪明示的行为类型或该罪的实质具有相同的特征。

同质性解释规则是理解所有刑法“兜底条款”都必须适用的普遍性规则。在采用“兜底条 款”立法技术的刑法分则条文中,个罪的同质性信息理应从该罪的犯罪实质中予以探析。但是,由于“兜底条款”其本身往往就是该罪实质的抽象,两者在字面表述上基本一致,难以直接 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刑法理论通常从该刑法条文明确规定的行为类型中归纳该罪的同质性特 征。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兜底条款”就属于这种典型情形: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以“采用其他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作为“兜底条款”的规范表述,直接导出了本罪的实质,即 “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但由于这一实质比较抽象,需要从具体的行为类型中搜索更为具体、实用的同质性信息。我国《刑法》第169条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在规定了本罪主体、职务便 利、结果等要素之后,明确列举了向其他单位无偿提供资产、明显不公平交易、向明显不具有清 偿能力的单位提供资产或担保、无正当理由放弃债权或承担债务等五种具体的行为类型。上述五种刑法明示的情形虽然表现形式各异,归根到底都是通过明显不正当、不公平的资产运作 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这为本罪“兜底条款”的理解提供了直观的同质性信息。我们可以 确定地将“采用其他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具体内容限定为通过明显不正当、不公平的资产运作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犯罪行为。

应当看到,上述同质性解释方法的合理性,是完全建筑在特定犯罪的实质与该罪明示的行 为类型同质性特征完全等同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个别犯罪的实质特征及其规范抽象(“兜底 条款”)可能并不完全等同于该罪条文明示行为类型的共同特征,这就意味着不能基于同质性解释的惯常思维诠释刑法上所有的“兜底条款”。否则,就会陷入两种误区:基于刑法未明示的 行为方式与明示的行为类型不具有共同特征的结论,直接排斥“兜底条款”的适用;牵强解释刑法并未明示的行为方式与明示的行为类型具有共同特征,不当纳入“兜底条款”予以归责。

“兜底条款”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直 接决定了抢帽子交易能否依据“兜底条款”定罪这 一问题的法理论证的精准度与深厚度,而且影响到对本罪实质的全面理解。因为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明示行为类型的落脚点均为操纵或影响“证 券、期货交易价格或者证券、期货交易量”,而本罪实质是“操纵证券、期货市场”。既然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明示行为类型的共同特征与本罪实质之间的规范表述存在差异,就必须对本罪实质内 涵在逻辑上是等同还是包括行为类型的共同内容先行论证,在充分把握本罪“兜 底 条 款” 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进行同质性解释,具体判断抢帽子交易是否直接归属于法律明示的 行 为 类 型,或者是否契合本罪实质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重要内涵。

尽管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是一种概括性规定,但在对其进行解释时不能进行 概括或扩张,否则完全可能在证券期货犯罪体系中出现新的“口袋罪”。尽管同质性解释规 则的适用已经起到了“兜底条款”限制解释的一般功能,但仍有必要附加限制启动“兜底条款” 同质性解释的“事前”机制与巩固“兜底条款”同质性解释限制入罪功能的“事后”机制。

 “事前”机制的具体内容是:在运用我国刑法条文评价之前,先以国际标准的视角考察特定 违规行为(本文考察的具体对象为抢帽子交易)在全球主要刑法规范体系中是否普遍性地以某 种罪名予以规制,以及各国法律如何具体规定此种特定行为。因为刑法“兜底条款”是基于防 止“挂一漏万”的实用性考量而制定的法条,其文字表述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在司法实务中运用 “兜底条款”分析相关行为,容易陷入“越看越像”的评价误区。刑法理论必须对“兜底条款”先 天性单一入罪方向解释惯性保持警觉,在“兜底条款”运行之初即予以限制,使其保持一定的评 价惰性。而判断本国刑法“兜底条款”是否有必要对一种法律没有明示的行为启动评价机制, 相对有效的策略是全面考察其他国家刑法如何规制此类行为。这种方法对于新类型证券期货 违法犯罪行为的刑法评价而言更富有价值。当今证券期货市场呈现出全球化、复杂化、多样化 以及整合化的发展格局,各国不仅在证券期货发行与交易的技术性规则上日益趋同,而且在金 融法律监管方面不断统一认识与加强国际协作。如果一种新型或者尚未被我国市场全面认知 的证券期货违规行为,在国际证券期货犯罪刑法规范体系中普遍被评价为操纵犯罪,启动我国 刑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进行评价的必要性相对较强,反之,则相对较弱。

“事后”机制的具体内容是:特定行为经过刑法解释后被认为符合“兜底条款”构成相关犯 罪,应当通过司法解释等正式法律解释形式将该特定行为的犯罪性质予以明确;在构成要素以 及处罚条件上,相对于刑法明示的行为类型,也应当在合法且合理的原则下进行更为严格的把握。刑法理论中有观点认为,“兜底条款”是立法者为了防止刑法不能完全涵盖社会生活中需 要以刑法规制的所有类型的犯罪行为而特意制定的条文,根据“兜底条款”,行为人实施的行为 符合相关犯罪构成的,便可依相应的犯罪论处。这意味着刑法能够在没有明示刑事违法性 的前提下直接通过隐含在法律内部的逻辑将某种行为认定为犯罪,并且在构成要素与处罚条 件的定量标准的把握层面,不对刑法明示行为类型与以“兜底条款”归责的行为进行个别化的 分析与判断。但笔者认为,刑法“兜底条款”的适用应当在形式层面进行一定限制,即必须通过 司法解释以正式的规范形式对“兜底条款”的具体内容进行填充。同时,对于根据“兜底条款” 认定为犯罪的非法律明示类型,在其内部构成要素的理解上,应尽量细化归纳不同社会危害程 度的具体类型,在罪质判断环节予以分流处理,充分考虑非犯罪化处理的可能;在相关犯罪处 罚条件的设置上,应当更严格地判断刑事处罚的必要性,更全面地考量行政处罚的可替代性。因为“兜底条款”与明示条款毕竟存在显著区别,只有附加“事后”限制机制,才能更为全面地抵 消刑法“兜底条款”立法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对被告人权利可能产生的侵害风险。

市场操纵犯罪的全球考察旨在总结证券期货市场刑法保护的国际标准;操纵证券、期货市 场罪“兜底条款”的同质性解释旨在明确个罪规范的实质内涵;严格规范“兜底条款”刑法解释 的形式要求与实体内容旨在限制刑法介入证券期货监管的程度。附加“事前”与“事后”双重限 制的同质性解释规则,不仅提升了抢帽子交易刑法属性法律论证的说服力,而且为实务部门深 度把握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实质提供了理论铺垫。

三、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国际标准的考察:抢帽子交易 法律监管全球视野

我国刑法理论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以及抢帽子交易刑法规制问题的比较研究并不全 面、深入。尤其是抢帽子交易法律监管标准问题,基本停留于德国联邦最高法院2003年抢帽子交易案。世界各国实际上已经建构了相对完善的抢帽子交易刑法规制实体标准。故有 必要准确分析当前国际社会主要证券期货市场的反操纵刑事法律,在互动性思考中研析抢帽 子交易刑法规制的国际标准与中国现实。

根据德国《证券交易法》规定,禁止以下影响本国或者欧盟成员国证券交易、金融工具价格 的市场操纵:①发布对金融工具价值评估具有或者可能具有重要影响的虚假性、误导性信息;②从事对证券、金融工具交易市场供求关系进行信息误导、欺诈的发行或交易;③实施其他对本国或者欧盟成员国证券交易价格具有潜在影响的欺诈行为。操纵犯罪的法定刑为 5年以下监禁或单处罚金。关于其他欺诈性操纵行为的范围,德国《证券交易法》授权联邦 财政部经联邦参议院同意发布规定;联邦财政部可授权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负责相关规章 的制定。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市场操纵认定规章》明确将抢帽子交易规定为其他欺诈性 市场操纵行为:制作或传播虚假的金融分析报告或投资建议,误导投资者对经济形势形成错误 的判断(尤其是歪曲特定金融工具供求关系状况)的,构成其他欺诈性市场操纵。〔14〕 此外,《市 场操纵认定规章》细致规定了其他欺诈性市场操纵行为认定的参考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 素:行为对市场流动性与效率的影响及其本身的透明度,行为是否对市场力量进行干扰,行为 是否阻碍了相关市场的完整性等。

德国经济刑法明确为抢帽子交易规定了市场操纵犯罪的刑事责任。这种刑事责任并非直 接渊源于《证券交易法》的刑事罚则,而是基于《证券交易法》的法律授权,由德国金融监管机构 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证券交易法》规定的“其他”操纵市场的犯罪行为进行具体解释。经过 法律授权的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有关操纵市场犯罪的认定规则对抢帽子交易行为的罪质判断 具有实体法效力。

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规定证券发行与交易过程中的欺诈属于非法行为,从反欺诈原 则的层面规定了操纵证券市场的违法性;同时,《证券交易法》第9条明确禁止操纵证券价 格行为。证券经纪人、承销商或其他任何人基于拉升或打压证券交易价格的目的发布信息信 息诱使投资者买卖相关证券,构成证券市场操纵;构成犯罪的,单处20年以下监禁,或单处 500万美元以下罚金,或两者并。

期货交易方面,美国1936年《商品交易法》是规制期货市场操纵违法犯罪的核心法律规 范,该法第6条设置了禁止欺诈性、操纵性期货、期权、互换等交易的原则性规定。2010年《金 融改革法案》对《商品交易法》进行了重大修改,在《商品交易法》第6条(c)款1项中增设了虚 假信息型操纵:明知相关信息系虚假、误导性、不准确的报告,或者不计后果地漠视相关信息属 于虚假、误导性、不准确的报告,仍然通过传递或者促成此类虚假信息传递的手段实质性地影 响州际期货交易的价格以及市场反应,同时从事相关期货交易的,构成期货市场操纵。

可见,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的美国证券期货法不仅延续了反欺诈条款一般性地禁 止证券期货操纵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而且细化了不同类型的反市场操纵法律条文,明确了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发布不实投资咨询信息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刑事责任。但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执法效率有限、联邦各级法院对市场操纵的本质与构成法律分歧极大等因素,共同导致美国联邦法律系统鲜见抢帽子交易操纵刑法规制的判例成果。美国各州对金融投资咨询机构及其分析师实施的抢帽子交易行为进行了有效的检控实践探索,美林(MerrillLynch)分析师布罗切特、所罗门美邦(SalomonSmithBar- ney)分析师格拉布曼等一系列虚假陈述、市场操纵的刑事指控,引发了投资银行业信息隔离与风险内控制度的全面改革。然而,基于市场操纵犯罪的实体标准分歧极大、证明难度极高、指控成本过高等原因,上述抢帽子交易案件均以巨额罚款的刑事和解方式结案,并未形成判例。

欧盟《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市场滥用)指令》(以下简称《市场滥用指令》)对市场操纵的构 成要件及其典型行为类型进行了详尽的规定。根据《市场滥用指令》,市场操纵是指以下情形之一:①引发或可能引发虚假性或误导性金融工具供求关系或价格信号的交易或交易指令,或 者单独或联合控制一个或数个金融工具并使其处于反常或人为水平的交易或指令。例如,单 独或联合对一个或数个金融工具的供求关系施加支配性影响,直接或间接设定交易价格或者 制造其他不公平的交易环境;②使用虚假策略或其他欺诈方法执行的交易或交易指令。例如,在即将收市时买卖金融工具形成收盘价,误导投资者以此收盘价为基础从事金融工具交易;③ 通过包括网络形式在内的各种媒体发布与金融工具有关的虚假性或误导性信息,包括行为人 明知或应知相关信息具有虚假性或误导性而发布谣言或虚假信息。例如,事先建构特定金融 工具交易仓位,通过传统或电子媒体发表与该金融工具或其发行人有关的意见,同时没有通过正当或有效的方式向市场披露利益冲突,利用该意见的市场影响以及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化谋 取交易利润。市场操纵构成要件应当具有灵活性与适应性,保证其能够将全新的行为类型纳 入市场操纵范畴进行评价。同时,欧盟委员会尊重各国根据《市场滥用指令》以及现实需要 执行金融监管规范,尤其是打击与市场滥用相关的金融犯罪,各国根据《市场滥用指令》独立制 定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犯罪的权利不受侵害。

欧盟《市场滥用指令》不仅规定了利用虚假信息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行为模式,而且明确 将抢帽子交易作为此类信息型操纵的典型表现。《市场滥用指令》提出了市场操纵刑事立法的必要性及其犯罪构成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欧盟成员国普遍以市场操纵犯罪“兜底条款”规制法 律未予明示的操纵行为。

综上考察,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监管法律普遍以市场操纵的罪名规制操纵证券、期货市场 的犯罪行为,尽管与我国《刑法》中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罪名表述不同,但实质上规制的是相同内容。尽管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刑法规范在市场操纵犯罪概念界定、构成要件配置、司法实践应对等方面各有差异,但对抢帽子交易应当以市场操纵犯罪规制都形成了基本相同的法律标准。通过比较刑法研究可以发现:①在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刑法规范制定层面,德国与中国均采取了“兜底条款”刑事立法技术,但德国经济刑法明确对“兜底条款”的解释问题 进行了法律授权,金融监管机构及时将抢帽子交易作为一种操纵市场的具体犯罪类型对经济 刑法规范进行了有效填充,确保刑事司法实践不会对抢帽子交易是否具有操纵市场犯罪属性 问题存在争议。“兜底”与“授权”并用的刑法规范建构模式保证德国经济刑法能够在法律条文 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敏锐地应对急速变革的资本市场情势,在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实现资本市场刑事法律保障的目标;②美国刑法与中国刑法均存在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实体法律适用争议极大且无法统一认定标准的问题,但以实用主义为导向的辩诉交易、巨额赔偿等程序操作化了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构成要件的证明难度,实际上为抢帽子交易的刑法规制探索出了程序性出口。这同样能够实现证券期货 刑法规范对违法犯罪的震慑效果;③欧盟《市场滥用指令》与中国刑 法均规定了具体的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犯罪类型,并 认可操纵证券期货犯罪的刑法条款具有较强的内涵包容性与现实适应性。由于欧盟《市场滥用指 令》是指导欧盟成员国制定本国证券期货立法的规定,市场操纵的构成要件配置强调准确性,犯罪情形规定强调清晰性,其明确抢帽子交易作为典型的市场操纵犯罪类型予以列举,以便成员准确理解,有效地将指令纳入本国法。

世界各国经济刑法以不同的逻辑与经验迈入了相同的法律归途———以市场操纵犯罪规制 抢帽子交易行为———这为我国刑法从宏观上把握抢帽子交易的属性定位,在微观上初解抢帽 子交易的构成要素,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抢帽子交易构成市场操纵犯罪这一国际标准的确立,更是使得启动我国《刑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考察抢帽子交易刑法属性具有了 充分且现实的意义。

与德国经济刑法相比,我国《刑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兜底条款”没有设计独立的授权解释机制,无法通过简明的立法逻辑,推动静止的刑法规范适应发展的资本市场现实;与美国证券期货犯罪司法实践相比,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没有设置辩诉交易制度,证券期货犯罪案件 也不属于刑事和解范畴,无法通过实用的程序经验,淡化实体法解释争议;与欧盟证券期货统一立法相比,我国没有精细明确的刑法规范设置。所以,在中国刑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规范语境下,判断抢帽子交易是否具有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属性,必须运用符合罪刑法定 原则的刑法解释,探索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实质内涵,论证本罪“兜底条款”的规范边界,并通过形式与内容并重的限制解释,严格控制刑法“兜底条款”过度介入证券期货市场监管领域。

四、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实质内涵的探究:抢帽子交易 操纵属性规范论证

我国刑法理论倾向于从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明确规定的行为类型中,探索本罪“兜底条 款”实质方面的同等性价值,从而为判断抢帽子交易是否构成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提供理论 支撑。例如,有观点认为,刑法“兜底条款”的认定,必须通过与同一条文明确规定的行为类型 进行比照,确定其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价值。更为具体的意见指出,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 明确列举的连续买卖、合谋买卖、自我买卖等三种行为类型的共同性特征在于,故意通过欺诈 性手段致使证券交易价格异常或形成虚拟的价格水平,或者致使证券交易量异常或形成虚拟 的交易量水平;“兜底条款”实质内涵应以此同质性特征为限。但是,由于上述意见未在深入解构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刑法规范和全面把握该罪特质的基础上分析“兜底条款”隐含的 同质性特征,故其适用的解释规则与最终的法律观点并不正确。

笔者认为,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实质内容与规范结构相对特殊,本罪实质内涵并不直 接等同于明示行为类型的共同内容,“兜底条款”的同质性特征不能按照一般解释规则予以归纳,即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的同质性特征不能直接或表象性地受制于明示法律类 型,同质性信息必须从本罪的行为类型与实质内涵两方面予以获取与检验。只有这样才能确 保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及其“兜底条款”的全面理解。

对《刑法》第182条操纵证券、期货市场 罪的罪状进行结构性分析,可将本罪的客观结 构分拆为三大要素:一是行为类型:①联合(连续)交易,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交易量;②约定交易,影响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交易量;③自我交易,影响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交易 量;④其他操纵方法。二是行为性质:操纵证券、期货市场。三是可罚性条件:情节严重。在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进行细致的罪状解构与逻辑分析后,我们发现,《刑法》第182条明示行 为类型的同质性特征是价量操纵(操纵交易价格或交易量),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实质是 市场操纵,两者不是直接等同关系,而是不同结构层次下的实体特征抽象。

然而,对于价量操纵与市场操纵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刑法理论在对《刑法修正案(六)》修 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解读与探讨阶段形成如下共识:《刑法》原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 罪的构成要件存在较大缺陷,操纵证券期货交易量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不亚于操纵证券期货 交易价格的行为,《刑法》将前者规定为犯罪是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犯罪的重大完善;证券 价格只是证券市场的表现之一,市场还表现为交易量;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包括操纵价格与 操纵交易量两种形式。上述理论共识实际上就是将市场操纵等同为价量操纵。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行为类型、行为性质、可罚性条件之间应是 层进式法律逻辑关系,三大要素各自发挥不同的规范判断功能。行为类型具体规定操纵的行 为模式,是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犯罪行为的违法类型。行为性质是对操纵类型刑法性质的法律 评价,符合行为类型全部特征的行为被法律推定为具有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犯罪性质,但允 许行为人提出证据证明涉案的证券期货交易行为系许可的市场操作等阻却市场操纵性质的抗 辩事由。可罚性条件是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犯罪行为的罪量限定,将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的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行为排除在犯罪圈之外。所以,价量操纵是《刑法》第182条明示行为类型 的共同特征,系市场操纵的推定基础而非其全部实体内容。从刑法规范逻辑角度分析,价量操 纵是违法类型,所以其能够推导出市场操纵,但决不能就此臆断市场操纵就是价量操纵,或市 场操纵只有价量操纵一种违法类型。在刑法理论上对市场操纵与价量操纵直接进行等同解释,不仅是对证券期货市场的表面性理解,而且缺乏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犯罪构成的逻辑化诠释。

证券期货市场是各种有价证券、期货合约等金融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从这一表象性定 义出发,证券期货市场就是金融商品的交易价格与交易量,操纵市场就是操纵价量。但是,如果从功能性内涵的角度解析证券期货市场,就会发现上述理解仅认识到了证券期货市场中的 商品要素,忽略了另一核心要素———资本。根据法律经济学理论的经典分析,市场是提供双赢 交易机会的场所,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证券期货市场实际上就是通过 金融商品交易价格与交易量的变动引导资本流动,从而实现资本合理配置的机制。探究证券 期货市场功能性内涵的价值在于发现金融商品要素(证券期货交易价格与交易量)之外的资本 要素(资本的流动与配置)。资本对金融商品的定价与配置是资本持有者的决策与行为,即投 资者判断市场状况后对资本进行处分。资本要素体现的是投资者的行为状态。在证券期货市场中,金融商品要素与资本要素相互影响———证券期货交易价格与交易量的变动方向及其量 度,释放市场信号,投资者通过资本投入与撤离配置资源;投资者决策与行动下的资本流动反作用于市场,影响证券期货的定价与交易量。代表金融商品要素的证券期货交易价格与交易 量是证券期货市场的显性部分,由于其依托于有形的证券期货标的,可以从外部直观审视。代表资本要素的投资者行为是支撑或者推动证券期货交易价格与交易量的基础力量,是证券期 货市场隐性部分。虽然金融理论已经对投资者行为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的影响及其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度分析,但由于法律理论缺少量化评价工具,在难以统一观察与评价投资者行为的情况下,往往忽略证券期货市场中的资本要素。所以,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价量操纵是市场操纵的一种行为类型,其通过直接控制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交易量的方式,使真实市场信号发生扭曲,形成人为制造的信号,诱使资本市场投资者从事相应资本运作,达到市场操纵。同时,不能遗漏的是,资本操纵亦属一种独立的市场操纵类型,其通过控制、误导投资 者的资本决策与行为,阻碍市场资本自由发现价格或投资规模,同样达到市场操纵的效果。只是我国现行《证券法》以及《刑法》将价量操纵明确规定为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违法犯罪类型,而 未对“殊路同归”的资本操纵进行明示的法律禁止。

市场操纵与价量操纵的等同化理解还存在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犯罪构成逻辑结构认识 偏差问题。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犯罪构成并非平面的主客观要件堆砌,而是内含着一个 “行为类型—行为性质—处罚条件”的层进式证明结构。(作为行为类型的)价量操纵之所以不能等同而只能推定(作为行为性质的)市场操纵,根本原因在于证券期货市场中存在着许可的 市场操作的概念。所谓许可的市场操作,是指证券发行人、证券发行人控股股东或其他市场参与者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或监管机构许可进行的证券回购、履行法定或约定义务、稳定价格等交 易行为。我国及国际证券期货市场监管规范体系均对许可的市场操作及其非市场操纵的法律 性质进行了规定。例如,根据我国证监会2005年《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 行)》、2008年《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的规定,上市公司按 照证监会规定的程序、信息披露规则、交易方式等进行股份回购,不构成操纵证券市场。欧盟 《市场滥用指令》、《股份回购与金融工具稳定规章》明确规定,根据欧盟相关规则的程序要求实施证券回购、稳定金融工具交易价格等不构成市场操纵。许可的市场操作主要是证券发行人或其控股股东等基于履行可转债义务、雇员股权参与计划、向市场提供积极信号等法律规定 或监管机构认可的目的,交易自己证券的行为,即使控制了相关证券的交易价格或者占据了当 时市场的主要交易量,表面上符合价量操纵特征,但由于严格按照信息披露制度执行交易,进 而不属于市场操纵。我国刑法理论对市场操纵与价量操纵进行等同化解释,不仅在规范形式 上剔除了许可的市场操作在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犯罪构成中的体系性位置,而且在实质上剥夺了行为人抗辩其事实上的价量操纵不构成法律上的市场操纵的权利。

所以,价量操纵是法律推定市场操纵的基础,市场操纵并不等同于、局限于价量操纵,资本 操纵也是市场操纵的行为类型。在此基础上,便能进一步开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 款”实质内涵的解释。

 实践中将一种刑法条文没有明示的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行为方式纳入本罪的“兜底条款” 进行归责,存在两种法律论证路径:①该种行为能够被直接解释为价量操纵;②该种行为能够 被实质解释为市场操纵。对于抢帽子交易是否属于“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我国刑法理论中,有观点试图从第一种路径,即“兜底条款”与价量操纵完全对接的角度得出肯定性结 论:抢帽子交易是通过发布证券投资咨询报告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而影响证券交易价格 和证券交易量。故抢帽子交易是以欺诈手段影响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者交易量,符合刑法明 示的价量操纵行为类型的构成要素,应当以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定性。笔者认为,如果能 够证明抢帽子交易是通过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交易量的方式实现市场操纵,则显然应当 认定其属于“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但问题在于抢帽子交易与价量操纵的运作机 理完全不同,因而不能直接解释为价量操纵,当然也就无法通过第一种路径纳入“兜底条款”予以归责。

纵观联合(连续)交易、约定交易、自我交易等价量操纵行为类型,本质上都是通过扭曲市 场真实供求关系的交易行为,人为地控制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交易量,这是抢帽子交易所不具备的特征。具体而言,联合交易是两个以上行为人合谋在某一时段内一起买入或卖出某种证券、期货合约;连续交易是行为人单独或两个以上行为人合谋在某一时段内连续买卖某种证 券、期货合约;约定交易是行为人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期货交易;自我交易是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期货交易。从价量操纵行为 类型的特点分析,联合交易与连续交易是集中资金、信息等资源优势的交易行为,控制证券期 货交易价格或者人为制造证券期货交易量;约定交易与自我交易属于不转移证券以及资金产 权的虚假交易,人为制造不反应证券期货正常供求关系的虚假价格或者虚假交易量。在价量操纵中,行为人的证券期货交易(行为手段)与相关证券期货产品交易价格或交易量(行为结 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交易行为占同期交易量的比例可以被准确统计;在交易行为的资金与证券期货产品动向被相关证据准确固定的基础上,交易行为与交易价格的关联度完全可以通 过数量金融工具予以计算与认定。交易行为与交易价格(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奠定了联合(连 续)交易、约定交易、自我交易等行为的责任基础。

抢帽子交易中的“交易”并不直接与相关证券、期货合约的交易价格或交易量发生操纵与 被操纵的因果关系。因为抢帽子交易中的“交易”是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意见公开之前的建仓行 为与公开之后的平仓行为。抢帽子交易者买卖行为的量,通常不会达到相关证券、期货合约同 期总成交量的显著比例,其买卖行为对证券、期货合约交易价格变动的关联度亦不显著。同时,抢帽子交易中的发布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意见行为,并非直接作用于证券期货交易价格与交 易量,而是通过公布投资咨询意见影响资本市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进而引发相关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交易量达到一定水平。当然,抢帽子交易中的核心要素,即发布投资咨询意见,是影 响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交易量变动的客观条件。根据刑法因果关系中的条件因果理论,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这种理论上的因果关系并无实证依据与证据依托。因为在条件因果理论下,抢帽子交易与价量变动之间存在两层条件系———投资咨询意见是受其影响的投资者 从事交易的条件,受影响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是价量变动的条件。正常情况下的证券期货市场是一个流动性高度分散的交易平台,基于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发布的隐瞒利益冲 突的投资意见而从事相关证券期货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交易量、资金流向、交易价格分布等事 实状况根本无法统计,这意味着,发布投资咨询意见行为与受到诱导的投资者交易行为之间的 因果关系难以直接证明。不能排除同时期相关证券期货交易品种的部分市场参与者没有受到投资咨询意见的影响,按照正常的供求关系认识配置资本,这就进一步稀释了投资咨询意见对 市场投资者的影响,故第一层条件因果是推定的。在受到投资咨询意见影响的投资者资本运 作行为无法通过证据客观认定的情况下,所谓相关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交易量进而受到影响的论断更无从证明,故第二层条件因果同样也是推定的。因此,除非抢帽子交易者自身的交易行为产生价量操纵效应,否则,抢帽子交易与价量操纵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即使成立,也是二次推定的结论。理论上认为,刑事司法推定的规则之一就是推定以一次为限,因为推定的基础事实必须是牢固的,二次推定的基础是推定的结论,导致最后的结论无法在刑事上被认为真 实可靠。同时,推定本身是一种对事实的盖然性判断,本不应在刑事程序中采纳,只是在基础事实与推断事实之间存在着充分且合理联系的极少数情况下,才允许适用刑事推定。而在盖然性基础上再次推定,后次推定结论的盖然性成分将会呈现乘数效应,超越刑事证明标准 对盖然性的容忍限度。抢帽子交易通过影响投资者行为进而影响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交易量的论断,充其量只是二次推定下的条件因果,不能成为刑事证明程序下的法律判断,故不能认 定抢帽子交易具有价量操纵的类型化特征。

在市场操纵等同于价量操纵的刑法判断下,分析至此即可认为抢帽子交易不能纳入操纵 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予以归责。但是,正如上文所述,市场操纵内含着价量操纵与资 本操纵两种行为类型。由此,笔者认为,我们既不能无视证券期货市场理论以及证券期货犯罪 原理,强行认定抢帽子交易构成价量操纵,也不能在否定抢帽子交易价量操纵特征后直接认定 其不构成市场操纵,而应当通过剖析抢帽子交易是否具有资本操纵的机理,进一步探究其是否 符合市场操纵的实质内涵。

 在证券期货市场中,价量操纵的机理表现为本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实施的证券期货交易,作用于特定证券期货产品,控制交易价格或交易量。资本操纵的机理则是通过向市场传递信息,作用于市场投资者,控制其参与特定证券期货交易,即控制资本要素的配置。资本操纵包括以下要素:①目的。行为人意图通过操纵策略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利益。例如,买入后诱导市场资本拉升金融工具价格后出货(做多型操纵)或卖空金融工具后诱导市场资本打压其价格后平仓(做空型操纵);②手段。制作并向市场传递信息,主导或控制市场资本配置动向;③效果。受信息影响的资本市场投资者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④因果关系。抽离行为人发布的信息,相关市场参与者不会从事与该信息有关的证券期货交易;⑤利益。行为人执行事先建构的交易策略从相关证券期货交易中获取利益。手段、效果、利益、因果关系等均为客观要 素,是实现经济利益主观目的的内在逻辑。

抢帽子交易具体表现为,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提前建仓,随后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金融信息媒体针对已经建仓的相关证券、期货合约发表投资咨询意见,并向公众隐瞒证券期货交易事宜与投资咨询意见之间的利益冲突,同时实施相关证券期货交易行为并 谋取利益。由于发布投资咨询意见的机构或从业人员对于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很容易引发投资者按照投资咨询意见从事相关证券期货交易,从而导致相关证券期货交易品种的市场供 求关系发生变化,最终使得上述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及从业人员通过平仓而获利。应当看到,抢帽子交易行为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其对证券期货市场“三公”原则的破坏显而易 见。特别是在抢帽子交易中,行为人编造并散布完全没有客观依据的虚假性或误导性投资咨 询意见,利用其在投资咨询行业的影响力欺诈客户或市场投资者,诱使其进行完全没有合理市场依据的资本配置,这必然会严重侵害和破坏证券市场管理秩序,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了证券期 货市场赖以生存的根基———“三公”原则。同时,抢帽子交易行为不仅充分暴露了行为人欺诈 市场的主观恶性,而且明显反映了行为人欺骗误导投资者并对其合法权益造成了重大实际损害的客观后果。

当然,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抢帽子交易行为社会危害性的考察并非容易之事,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只 能 通 过 推 论 的 方 式 进 行:即 可 以 根 据 相 关 基 础 事 实 推 定投资咨 询意见与 投资者从事相关证券期货交易之间影响与被影响的因果关系。特别是,我们可以根据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或从业人员市场影响力、信息发布媒体数量及其影响范 围、相 关 证 券期货供求关系基本面有无发生明显变化等基础事实,推定或判断该投资咨询意见对于投资者行为是否产生重大影响。综上所述,对照资本操纵与抢帽子交易,可以发现两者在理论上具有相同的运作机理。因此,笔者认为,抢帽子交易属于市场操纵中的资本操纵类型,符合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实 质。尽管我国《刑法》第182条没有明示这种行为类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同质性解释将其纳 入“兜底条款”进行刑法评价。

五、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刑事归责的限制:抢帽子交易 刑法规制理性边界

运用刑法解释理论证明抢帽子交易实质上符合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刑法属性,意味着这种刑法未予明示的行为类型与连续交易、约定交易、自我交易等刑法明示的价量操纵类型一样具备市场操纵的犯罪性质,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应当规制抢帽子交易行为,但刑法介入度必须予以限制。这不仅是因为“兜底条款”立法上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其在司法上应当更为谨慎与严格,更重要的是,证券期货市场的特征决定了刑法介入理应秉持克制的理念。

证券期货市场本身就具有投资与投机相结合的特征,需要以一定自由、宽松的环境为存在条件。刑法过度介入可能扼杀证券期货市场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投机是证券期货市场中最富效率的风险承担主体与流动性来源。投机对于期货市场尤为重要,因为各类期货市场中的投机交易在追逐利益的同时深化了资本配置的多样化发展,客观上实现了风险承担与流动性供应的重要功能。投机者是独立探索证券期货产品供求关系的群体。投机交易促使证券期货价格沿着独立信息所指向的位置运行。但是,如果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等刑法规定充分介入证券期货市场,就有可能实质性地限制投机者作为风险承担者参与证券期货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导致证券期货市场风险承担与流动性不充分,最终伤害市场价格发现与资本优化配置的基本功能。以期货交易为例,商品期货市场上的制造、仓储、消费环节以及金 融期货市场上的套期保值交易者,都依赖于经过充分竞争的价格指导其交易策略,故期货价格 所包含的信息含量越丰富,价格的指导性就越强。投机交易代表了一种独立发现价格信息的 市场力量,充分地补充了市场信息,客观上提升了期货价格的指导性。严格、模糊且不确定的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一旦确立了积极规制市场操纵犯罪的定位,将会明显遏制投 机交易,降低期货市场独立信息的攫取与流转,进而影响期货价格形成的准确性与资源配置的 效率性。在资本市场全球化交互背景下,证券期货市场之间的竞争日益深化,具有扩张性风险 的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会弱化本国证券期货市场机制的发挥,不利于其参与国际竞争。正因为如此,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我们要树立一种限制适用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 条款”的理念,即从证券期货市场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出发,严格限定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归 责范围。对于不属于刑法明示的操纵类型,只能将其中严重扰乱证券期货市场机制、严重侵犯 投资者合法权益、获取操纵暴利的行为,以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定罪处罚。对于没实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人,法律保障其不受刑罚处罚。而我国查处首例抢帽子交易案件之前,相关证券期货法律法规尚未对这种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市场操纵的违法性质予以明确规定,行为人显然无法根据《刑法》第182条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预测自己的行为可能招致的刑事法律后果。此时,刑法应当按照罪刑法定原则,从有利于被告人的精神出发,保障不受难以预期行为后果的刑法规定的处罚。此外,按照正当程序形成的判决,其应有的法律效力固然不容撼动,但在判例未成为我国正式法律渊源且司法精英群体未成型的情况下,尚不具备通过个案判决解释刑法“兜底条款”并以此引导今后判决、指导司法解释制定的现实条件。

全国人大常委会基于明确刑法条文具体含义而制定的立法解释具有权威的宪法基础。刑法理论研究在面对疑难刑法解释问题时的终极诉求通常指向立法解释。例如,有学者认为,应 当建议有关部门以立法解释形式明确规定“抢帽子”交易等行为属于操纵证券市场罪的行为方式。但是,立法解释显然是触发几率极低且适用成本极高的正式法律解释机制。呼吁立法解释明确抢帽子交易的刑法属性,以此填充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的内容,不仅忽 略了我国立法解释权的运行成本,而且难以契合实际———我国刑法规定了众多“兜底条款”,仅 有极少数通过立法解释予以明确,直接以立法解释的形式规定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 款”的归责范围,并不具有合理性。

 笔者认为,优先选择司法解释填充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的具体内容是一种合 法性与效率性兼备的法治实践路径。刑法司法解释是对刑事司法实践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 解释。刑法“兜底条款”的适用,本身就是从立法原意角度理解法律规定,属于司法解释的权限 范围,不存在司法解释越位造法的问题。刑法司法解释是相对灵敏的反应机制,能够及时应对 现实的司法实践难题。同时,刑法司法解释对于其所解释的条文实施后而自己生效前的案件不能予以适用。司法解释的溯及力以从旧兼从轻原则为准,即刑法司法解释对其生效前的行为没有溯及力,但如果刑法司法解释的规定更有利于被告人的,则有溯及力。刑法司法解 释将抢帽子交易规定为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行为类型,是在本罪“兜底条款”归责范围不明 的情况下,对这种本身存有一定抽象性和模糊性的刑法条文进行的入罪性解释。对于司法解 释实施之前的抢帽子交易被告人而言,显属于不利解释,故其不应具有溯及力。刑法“兜底条 款”是在保持规范稳定的同时提升刑法对社会现实的适应性与前瞻性,但这种效果实现的代价是刑法条文明确性的折损。司法解释根据证券期货市场操纵手法的发展,将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新型操纵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围,只能对其实施后的行为产生效力。

201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以下简称《追诉标准二》)首次以经济犯罪立案标准的形式对“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期 货市场”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填充。根据《追诉标准二》第39条的规定,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或者从业人员,违背有关从业禁止的规定,买卖或者持有相关证券,通过对证券或者其发行人、上市公司作出公开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在该证券的交易中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应当以涉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予以立案追诉。对于此类刑事案件追诉标准是 否属于司法解释,刑法理论上一直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即使肯定追诉标准属于司法解释,首先必须受到溯及力制约,其时间效力范围只能覆盖实施之后的行为。其次,追诉标准只是启动刑事程序追究进行立案侦查的标准而非定罪量刑标准,对于犯罪性质与数额的认定不具有最终决定性。因此,司法实践以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追究抢帽子交易行为的刑事责 任,应当以规定这种行为类型的定罪量刑标准且受到溯及力制约的司法解释为规范基础。

抢帽子交易作为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犯罪的“其他方法”,其行为构成必须进行合理的要素 配置,并注重抢帽子交易违法与犯罪之间的界限划分。对于抢帽子交易操纵违法,符合以下要 素即可予以认定:①行为主体是证券期货公司、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及其从 业人员;②对相关证券及其发行人、相关期货合约及其标的金融产品公开进行评价、预测或发 布投资建议;③在公开进行评价、预测或发布投资建议前买卖或持有相关证券、期货合约;④通过公开评价、预测或投资建议,在相关证券、期货合约交易中谋取利益。抢帽子交易操纵犯罪 则应对上述构成要素的进行限制性理解或提高量化标准。

抢帽子交易属于信息型市场操纵,其核心在于,通过未披露利益冲突的投资咨询意见诱使 投资者按照行为人的预期进行资本配置。投资咨询意见本身是否具有虚假性或误导性,并不影响抢帽子交易操纵违法性质的认定。但是,在抢帽子交易操纵犯罪的认定过程中,必须将利用具有客观依据但未披露利益冲突的投资咨询意见操纵市场的行为排除在外。行为人发布符合证券期货市场供求关系的投资咨询信息,即使市场投资者受到信息影响力的控制而从事相关交易,毕竟是客观上符合市场价格机制的投资行为。此时,抢帽子交易操纵的违法性主要建 筑于违规不披露利益冲突信息,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加速形成符合市场基本面及其规律的交易价格或交易量并使操纵者快速获取利益,没有或较小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行为人编造并散布完全没有客观依据的虚假性或误导性投资咨询意见,利用在投资咨询行业的影响力欺诈客户或市场投资者,诱使其从事完全没有合理市场依据的资本配置,不仅充分暴露了行为人欺诈市场的主观恶性,而且对投资者利益造成重大实际损害,相对于单纯利益冲突的抢帽子交易,其情节明显更为严重。因此,在事实上能够显著区分社会危害与主观恶性的情况下,证券期货犯罪刑法规范有必要坚守适度性介入理念,仅对最严重的一部分抢帽子交易操纵行为予以刑事处罚。从刑法理论上分析,行为人实施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犯罪行为,引起证券、期货市场的波动,再通过实施相关证券、期货交易从中获利或规避损失,实际上是以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的手段实现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并从中牟利的目的。也即行为人的“编造并传播”行为与“操纵”行为具有牵连关系。在司法实践中,这类案件应该按刑法理论上的牵连犯原则处理,即根据“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对行为人以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定罪处

所以,综上分析,没有实际获利的抢帽子交易不应构成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同时,抢帽子交易操纵的定罪标准不仅应当在获利数额层面明显高于违法,而且有必要附加其他严重情节的限制,例如引发大规模证券集团诉讼、关联诉讼等,从而进一步突出证券期货违法与犯罪 的界 限。

六、结 论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违法犯罪行为的新型化发展趋势,凸显我国《刑法》第182条明示的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犯罪类型难以充分应对实践挑战。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业已历经多次刑法 修正,继续频繁通过修改法条的方式逐步将抢帽子交易等新型操纵市场犯罪纳入刑法规制范围,成本过高且周期过长。深入探究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实质内涵,通过司法解释对《刑法》 第182条“兜底条款”具体内容进行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填充,既可保持证券期货犯罪刑法条文的相对稳定,也能对新型操纵市场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震慑。

全球主要证券期货市场法律监管体系以不同的规范形式将抢帽子交易规定为市场操纵犯 罪。这对我国刑法全面理解抢帽子交易的运作机理、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实质、证券期货 犯罪刑法规制的国际标准,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也为启动“兜底条款”评价抢帽子交易提供了 有益的必要性论证。价量操纵并非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实质内涵的全部内容。证券期货市场是金融商品与资本两者要素的有机结合,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交易量仅是市场操纵的违法类型之一,资本操纵同样是一种独立的市场操纵类型。价量操纵通过实施交易行为直接 作用于证券期货商品进而控制其交易价格或交易量;资本操纵通过发布虚假信号直接作用于 市场投资者进而影响其资本配置策略与行为。这不仅是分析抢帽子交易刑法属性、解释“兜底 条款”的前提,也是深入理解价量操纵本质、市场操纵范围的理论开拓。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 “兜底条款”同质性解释规则的分析结论是,抢帽子交易不具有刑法明示行为类型价量操纵的 共同特征,但与资本操纵的运作机理完全契合,具有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犯罪实质,应当纳入 “兜底条款”进行刑事归责。司法解释具体规定抢帽子交易操纵的定罪量刑标准时,应予从严 把握,准确划分违法与犯罪的界限,限制“兜底条款”的归责范围。

来源:《中外法学》

作者:刘宪权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0
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