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登录
手机版
小程序
刑事专栏
司法机构
个人中心
还有疑问?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137******** 2021-03-20 08:12 655次查看
137******** 2021-03-20 08:12
你好,请问你们为什么要把我信息上网上?
庭立方律师 2021-03-22 18:05
您好,请问是哪个信息?
2024-02-28 11:48 205次查看
伪造借条涉及到伪造文书罪。伪造借条属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最高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伪造借条涉及到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伪造借条的行为属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该罪行犯罪人以虚构事实或者变造真实事项的方式,制作、复制、销售、传播假冒伪造的借条,达到欺骗他人目的,从中非法获利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失。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刑罚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判定,包括伪造借条的数额大小、犯罪人的主观故意、悔罪表现等因素。如果面临相关法律问题,强烈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条 罪责刑相适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022-10-08 17:19 519次查看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都将触犯我国刑法。那么非法持枪判多久? 律师解答: 非法持有枪支罪一般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则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二十八条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10-11 16:42 491次查看
在社会交往中通过人们的经济活动,往往会产生债权债务的法律关系,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不履行金钱给付义务,债权人会想尽一切办法索要、催收债务,这样会导致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矛盾发生。更有甚者有时会导致债务人死亡的结果,发生这种情况会不会判刑? 律师解答: 当追讨的是非法债务,采取非法手段催收高利放贷债务,使用暴力、胁迫方法;采取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方法以及采取恐吓、跟踪、骚扰的方法催收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有可能构成催收非法债务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使用暴力方法故意造成债务人死亡,可能会按照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最高可能判处死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 【催收非法债务罪】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 (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2021-08-25 19:18 1440次查看
抓人是民间通俗的说法,在法律层面上,应该分为涉嫌治安违法案件和涉嫌刑事犯罪案件。涉嫌治安违法案件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七条规定:为维护社会秩序,人民警察对有违法嫌疑的人员,经表明执法身份后,可以当场盘问、检查。对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嫌疑,依法可以适用继续盘问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公安派出所负责人批准,对其继续盘问。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需要拘传的犯罪嫌疑人,或者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拘传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讯问。需要拘传的,应当填写呈请拘传报告书,并附有关材料,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第七十六条规定,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拘传期限届满,未作出采取其他强制措施决定的,应当立即结束拘传。从上述规定来看,派出所没有证据时可以对涉嫌违法或犯罪的嫌疑人进行盘问或拘传,但应严格遵守上述规定的时间。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四条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需要拘传的犯罪嫌疑人,或者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拘传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讯问。需要拘传的,应当填写呈请拘传报告书,并附有关材料,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2022-03-30 03:04 604次查看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广东万湛律师事务所
广东省湛江市
北京市京师(沈阳)律师事务所
辽宁省沈阳市
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
四川省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