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区块链不法风险与合规治理专题研究(一)——区块链机理及发展历程综述

2023-01-30 22:33:56   3047次查看

一、引言

       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自问世以来便频繁的占据着人们视野的C位,伴随着争相恐后的入场人潮以及此起彼伏的质疑声浪。无可争议的是,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然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对象。国务院于2017年11月27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增强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了加快发展区块链的重要意义。2020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首次将“区块链”列入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明确其属于新基建的信息基础设施。

        当前,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庞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垂直行业落地项不断涌现。但由于当前区块链技术运用的主要场景依然集中在数字货币领域,这些数字货币作为去中心化的资产带来的洗钱等合规风险及监管危机亦给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基于此,如何在保障行业及企业发展的前提下,预防相关法律风险,保障区块链项目合法合规落地亦是值得被讨论和深思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区块链”,并结合其核心技术特点,通过制度化的设计,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引入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二、认识”区块链“

1、区块链的概念溯源

        何为“区块链”?在工信部指导发布的《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中给出了专业的解释: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和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性、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究其本质,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的网络数据管理技术,其并非单一的技术成果,而是由多项技术整合而成,包括密码学、数学、经济学、网络科学等。这些技术以特定方式组合在一起,在对等的网络环境下,形成了一种新的去中心化数据记录与存储体系,并给存储数据的区块打上时间戳使其形成一个连续的、前后关联的诚实数据记录存储结构,最终建立一个保真的数据系统。

2、区块链的核心特征

(1)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为显著的特征。由于使用分布式存储,在现行区块链技术的网络中,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区块链上的每个节点都参与数据存储以及验证其他节点记录信息的正确性。只有当某个记录的正确性被大部分节点认同,或者所有节点的对比结果一致时,才可以被写入链中。

(2)公开透明:公开透明是区块链系统值得信任的基础。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系统下,网络中所有的节点均为对等节点,相互之间平等的发送和接受信息,因此,区块链上的数据记录和运行规则可被全网节点审查,具有很高的透明度。

(3)信息不可篡改且可被追溯:信息的“不可篡改”以及信息的“可追溯”是当下区块链应用的重要特性。“不可篡改”是指,区块链系统的信息一旦经过验证并成功上链后,就难以进行修改。在以PoW作为共识算法的区块链系统,若要进行数据篡改,必须控制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难度极高,花费极大。故而,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及可靠性有了很强的保障。“可被追溯”是指,区块链上的任何信息变动都有完整记录。基于信息的不可篡改,区块链上的信息追溯的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得以保证。

(4)可匿名性:由于区块链技术解决了节点之间信任的问题,因此,任意节点不需要根据其他节点的身份进行交易有效性的判断,这便使得在区块链系统中,交易双方无须通过公开身份的方式让对方产生信任,也因此具备了匿名下交易的条件。

3、区块链的基本类型

目前,已知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大致可分为三类:

(1)公有区块链(Public Blockchains):任意区块链服务客户均可使用,任意节点均可接入,所有接入节点均可参与共识和读写数据的一类区块链部署模型。公有区块链是完全分布式的区块链,具有区块链的所有特征,用户参与程度高,同时易于产生网络效应。然而,公有区块链系统的运行有着一定的成本要求,需要依赖于内建的激励机制。同时,随着公有链上所存数据体量增高,其基于安全性考量带来的交易成本、系统可扩展性问题也将变得棘手。典型应用场景:加密数字货币。

(2)共同体区块链(Consortium Blockchains):又可称之为“联盟链”,由一组具有利益相关的特定区块链服务客户使用,仅有授权节点可接入,接入节点可按规则参与共识和读写数据的一类区块链部署模型。联盟链通过一定程度上减弱中心化程度,更好的进行参与节点间的连接、验证效率较高,运行成本较小,提供高速交易处理的同时降低交易费用,数据亦可保持一定的隐私性。典型应用场景:金融交易、资产抵押、支付清算。

(3)私有区块链(Private Blockchains):私有链是与公有链相对的概念,由单个区块链服务客户使用,仅有授权的客户节点可接入,接入节点可按规则参与共识和读写数据的一类区块链部署模型。比如企业的票据管理、财务审计、供应链管理或者一些政务管理系统。私有区块链更大程度的剥离了去中心化的特征,不同于公链,私有区块链参与方的数量和节点状态通常是确定的、可控的。因此,在效率以及隐私保护上,私有区块链有着更好的表现。当然,运行着私有区块链的机构可以很容易地修改区块链的规则,这似乎违背区块链的本质,但却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场景需求。典型应用场景:审计、发行、环保监测。

三、区块链的发展历程

       区块链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比特币,比特币的概念由中本聪在2008年发表的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中首次提出,至此之后,区块链技术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在区块链技术迅猛发展的十几年间,时代的更替也悄然上演,直至目前,区块链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区块链1.0——加密数字货币(Cryptocurrency)

       区块链1.0是虚拟货币的时代,其本质就是打造一款脱离中心化监管的数字货币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区块链与数字货币并非同一事物,区块链是数字货币背后的技术基础,而数字货币实际上是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也是区块链1.0阶段,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主要聚集领域。典型代表即比特币系统以及其衍生出来的多种加密数字货币,大量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也同期应运而生。

       区块链1.0的局限性是明显的。其一,1.0时代的区块链技术围绕着比特币系统而设计开发的,并不具有延展性,无法为其他场景的区块链应用提供支持;其二,比特币的区块大小为1M,交易记账后追加6个区块才能比较安全地确认交易,而追加一个区块大约需要10分钟,意味着大约需要1小时才能确认交易。随着交易频次越来越高、人们需求越来越多,转账速度势必减缓,无论是速率还是扩展性都无法满足实时性的日常应用需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收益十分有限。

       在这一阶段中,人们更多的痴迷于“加密数字货币”所带来的造富光芒及去超越监管的去中心化资产的隐秘优势,区块链技术的巨大潜能并未实质上进行体现。

2、区块链2.0——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s)

       2014年前后,业界开始认识到区块链技术本身的重要价值,并将其用于数字货币外的领域,也因此来到了区块链2.0时代。区块链2.0的独到之处便在于与“智能合约”相结合,有效的为金融领域和其他适应场景及流程提供优化,解决1.0中,因中心化而带来的效率问题及应用障碍。所谓“智能合约”,是指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的,旨在以数字化方式达成共识、履约、监控履约过程并验证履约结果的自动化合同。区块链2.0中的典型应用模式便是搭载了智能合约的“以太坊”生态。以太坊的核心与比特币系统本身是并无本质之差,但由于引入“智能合约”,用户可在以太坊的平台上发布各种智能合约,并能与其他外部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和处理,由此诞生大量去中心化应用(DApp-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

       相较1.0,区块链2.0的技术优势是明显的。其一,如上文提到的,在“智能合约”的加持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潜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二,由于改进了证明机制,区块链2.0下的交易速率显著提升,满足了大部分的金融应用场景。当然,因为去中心化的程度减弱,中心化节点的减少,区块链被攻击的风险也大大提升,数据安全隐患再度浮现。同时,区块链2.0时代依旧未能解决区块链系统的扩展性难题。

       在2.0的大背景下,各行业专业人士开始意识到,区块链的应用也许不仅局限在金融领域,还可以扩展到任何需要协同共识的领域中去。于是,在金融领域之外,区块链技术又陆续被应用到了其他领域,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各个行业。

3、区块链3.0——IPFS(Inter Planetary File System)

       何为区块链3.0,是否进入区块链3.0是目前尚存争议之处。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区块链3.0时代正大步而来,而这将应该归功于IPFS。IPFS,中文名为星际文件系统,是一个基于内容寻址的、分布式的、新型超媒体传输协议,致力于解决HTTP遗留的三大难题——安全性差、存储成本高、数据下载效率。在区块链1.0与2.0中,扩展性,也即数据容量一直是弊端所在,而IPFS与区块链协同工作能够弥补区块链存储效率低,成本高,跨链难以协调的相应问题。在IPFS的加持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将不再局限于货币、金融系统或简单的去中心应用,而是渗透入社会各行各业之中,为提供可编程社会的去中心化解决方案。

四、结语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以及生活的便利。正确且充分的理解技术是享受技术成果前提,合理且合规的运用技术是发挥技术价值的关键。区块链自问世以来,虽历经三代发展,但区区十载有余。争议的白热化以及配套监管的逐步出台,让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如何合理且合规的运用技术,如何正确理解区块链技术的不法风险,如何在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同时防范新技术给社会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本文为《区块链不法风险与合规治理专题研究》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此后将继续为大家分析区块链技术在具体实践中的不法风险和规范化的应用场景及合规解决方案,敬请持续关注。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1
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