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辩律师,一定要有预见能力。
〇一
预见能力,一定要有。
经常会有当事人问律师很多这类问题:
1.律师,你觉得我们这个案件能赢吗?
2.律师,我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3.律师,你觉得我有没有无罪的可能?
4.律师,你看我的案件能判几年?
5.律师,开庭的时候,对方律师会问我什么问题?
6.律师,法官会问我什么问题?
7.律师,我们的案件什么时间会出判决?
……
这些问题,看似都很难回答,而且大多数律师也实在不想回答这些问题,多数情况下也会有一个统一答复:按照法律规定,律师不能给当事人做承诺打包票,而且每个案件情况都不一样,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说实在的,多数情况下,本人也会这样回答当事人。
〇二
今天看了一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书名是《遇见:毛泽东预见的历史验证》,里面主要讲了毛主席从十六七岁的时候开始,所做的500多次预言,几乎大部分都经过了历史的验证。
在书里,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毛主席并非神仙,而是站在科学的角度,结合历史和现状,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最终作出的预言,实际上只不过是科学的判断。
其实,确实是如此。
毛主席曾多次与周培源、钱三强、杨振宁等领域的专家探讨一个物理学的前沿问题:物质是否无限可分?
当时科学界的研究,仅仅局限于知道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至于能不能再分,则无人知晓。
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等人也不懂。
但是,毛主席则坚持认为——物质无限可分。
他的依据有两个:
1.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墨子就提出了“端”的概念,也就是西方所谓的基本粒子,比西方更早;
2.《庄子》中也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说法,实际上暗示了“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
最终他的这个观点也经过了理论验证,这并不是说毛主席能掐会算,而是因为他使用了科学的方法,提前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〇三
这就说明,作为刑辩律师,如果站在科学的角度,认真研究案件材料和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其他典型类似案例,就足以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结论。
当然,有些案件由于不排除有其他因素的影响,或许也要将其他影响因素考虑进去。
此时,就可以告诉委托人一个相对确定的结论,而不是一个模棱两可的万能答复。
人的天性本就如此,更愿意得到一个相对确定的结果,而不习惯于面对一个模棱两可的未知局面。
所以,如果能经过分析,常常给出一个相对确定的预测,而且经过努力争取,最后的结果也能验证当初的预测,只要时间足够的长,就一定能积累起比较高的口碑。
作者:邹玉杰律师
九章刑辩创始人,安徽律师门户网创始人;
亳州律协刑委会主任,金亚太(亳州)律师事务所主任,法律援助优秀律师……
目标:穷二十年蛮力,救一百条人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