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个人信息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利用公民信息谋取利益或者从事其他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权的行为。那么,我国法律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的犯罪是如何规定的呢?下面,为你辩护小编为您整理了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律相关规定以及该罪的认定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义的法律相关规定
《》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了: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义的认定
(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同于“违反国家规定”,前者的范围更为宽泛。如前所述,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但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对特定领域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有专门规定。此外,违反部门规章等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的,也可以认定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此种行为又可以区分为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形和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情形。需要注意的是,实践中需要依据有关规定,准确判断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是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而不能仅以是否经权利人同意作为判断标准。例如,为了侦查、起诉、审判工作的需要,依据有关法律向司法机关提供有关、被告人的个人信息的,虽未经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许可,但属于合法提供。
(二)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对此,需要着重把握“其他方法”的范围问题。“窃取”是指采用秘密的或者不为人知的方法取得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其他方法”,是指“窃取”以外的其他方法,如通过收买、欺骗等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实际上,窃取也是非法获取的方式之一。关于“其他方法”是否必须自身具有非法的性质,即其他方法是否只包括诈骗、胁迫等自身具有非法性质的方法,而不包括购买、接受赠与等自身不具有非法性质的方法,存在不同认识。我们赞同从行为人获取行为的本质属性角度加以判断,而不论获取行为是否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即只要行为人没有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依据或者资格而获取相关个人信息的,即可以认定系“非法获取
综上,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或者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可以认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以上就是庭立方小编整理的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律相关规定以及该罪的认定的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刑事法律问题,你可以咨询庭立方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