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虚假信息罪,根据情节的不同判决也会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被判2年以下或者,并处。
【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传播虚假信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手机等通讯工具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针对不同情节,法院对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判决也会有所区别。例如,在案件中扰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秩序,严重破坏社会稳定等情节,被判3-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在较轻情节下,被判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同时,对于情节比较轻微的,也可能会采取非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处罚方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判决不仅受到情节轻重的影响,还取决于被告人自愿认罪态度、是否主动担责、是否积极赔偿等因素。对于认罪态度好及时主动赔偿的被告人,法院可能会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第一款罪名;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