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公务员挪用公款达到一定金额时将被开除公职,具体金额标准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挪用公款10万元以上或者占用公款3个月以上的,将被开除公职。
【法律分析】
挪用公款是指公务员使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将公款转移、占用用于其他用途导致经费流失的行为。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务员挪用公款的判罚与涉及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如果公务员挪用公款金额较大、影响较大,涉案金额达到10万元以上或者占用公款时间3个月以上的,就应该被开除公职,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判刑幅度一般在3年以上7年以下,并处;如果情节较轻,仅挪用几千元的资金,可能会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同时,挪用公款也属于违法行为,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相关机关或单位也应当对其进行追究和处理。不仅会被开除公职,还可能受到罚款、拘留、甚至有期徒刑等刑事处罚。总之,公务员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职务违法行为,涉及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不同,相应的处罚措施会有所不同。公务员必须要遵守相关规定,承担起维护公共财产、保护公众利益的职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