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当事人对于一审判决不服可以进行上诉,而一旦二审判决正式生效,通常情况下就不再有上诉的机会了。
【法律分析】
判决书下来后,如果当事人认为一审判决存在实质性错误或者不公正,可以向更高一级的法院提起上诉。例如,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如果原审法院做出的判决未能满足原告的请求,原告可以提起上诉至更高一级的中级人民法院。对于上诉,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及时准备好相关证据和材料。但是,一旦二审判决正式生效,就通常没有再次上诉的机会了。这是因为,按照我国法律体系的层层审判机制,一审判决可以上诉,而二审判决则是最终审判结果。在特定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但是申请再审需要符合严格的条件,并由更高一级的法院进行审查。需要注意的是,判决书下来后,当事人有义务履行判决结果,不得采取违法手段进行抗拒或逃避。如果当事人无法履行判决结果,应及时向法院申请变更或者撤销判决,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综上所述,当事人对于一审判决可以进行上诉,而在二审判决正式生效后,通常情况下就没有再次上诉的机会了,除非符合再审条件。同时,在判决书下来后,当事人应当及时履行判决结果,不得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抗拒。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四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