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负责人就《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工作规定》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16-01-12 19:10:08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了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工作规定》(下称《规定》)。本报记者就有关问题对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负责人(下称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记者:请问此次修订《规定》的背景是什么?

  负责人:制定司法解释是法律赋予最高检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最高检领导地方各级检察院依法正确行使检察权的重要方式。自198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明确赋予最高检司法解释职责以来,最高检根据司法实践需要,单独或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一大批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仅2015年就单独或者会同最高法制定司法解释10件,司法解释性质文件近20件,对于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证司法机关严格依法办案,发挥了重要作用。最高检先后于1996年、2006年印发了《司法解释工作暂行规定》《司法解释工作规定》,对加强司法解释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加快推进司法解释制定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科学化,进一步丰富内容、完善程序、规范形式、提高质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工作,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最高检检察改革工作方案也要求“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完善司法解释的制定程序,增强司法解释的规范性、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检察改革要求和部署,我们通过调研、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和收集了当前司法解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意见建议。从调研情况来看,普遍反映2006年《司法解释工作规定》(下称《2006年规定》)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形势变化和改革要求,有些内容亟须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司法办案的需要作出修改、补充和完善。在上述背景下,我们适时启动了《2006年规定》的全面、系统修订工作。

  记者:请问此次修订的《规定》着重解决和回应了哪些司法解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意见建议?

  负责人:我们在此次修订工作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调研和征求意见,了解和收集当前司法解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意见建议主要有:一是建议完善司法解释的制定程序,确保司法解释的规范性和及时性。二是建议加强司法解释的调研和征求意见工作,确保司法解释的科学性和公开性。三是建议加强司法解释清理工作,确保司法解释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四是建议调动省级检察院在司法解释制定工作中的积极性,对涉及法律适用问题的请示及时作出回应,确保司法解释的针对性。五是建议加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制发司法解释的工作机制,等等。我们针对上述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结合近年来司法解释工作的实际情况,在《2006年规定》基础上对条文顺序进行了调整,对实践中反映问题突出的条文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新增了部分条文内容,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司法解释的相关工作机制。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规定》修订的重点内容?

  负责人:《规定》共28条,修订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一是严格依法,符合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根据立法法、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法律和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规定》对司法解释主体、司法解释备案等条文作了相应修改,与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保持一致。二是体现接受人大监督的原则。《规定》专门增加司法解释工作接受人大监督的条文,并对司法解释征求意见、司法解释备案、司法解释清理等条文作了相应修改,充分体现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宪法精神和法律要求。三是加强司法解释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规定》针对司法解释的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议、核稿、签发、公布、备案等具体程序作了进一步明确规定,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强化可操作性,着力提高司法解释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四是增强司法解释的科学性、公开性。《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司法解释的研究起草、征求意见工作,特别是扩大了司法解释研究起草的主体和征求意见的范围,并增加规定了司法解释执行的评估工作。

  记者:您刚才提到《规定》扩大了司法解释研究起草的主体和征求意见的范围,能否具体介绍一下今后的做法?

  负责人:首先,关于司法解释研究起草主体的问题。《规定》明确,经过批准可以由最高检有关业务部门负责相关司法解释的起草工作,研究提出司法解释意见稿;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可以委托地方检察院或者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研究提出司法解释建议稿。这一规定扩大了司法解释研究起草的主体,有利于充分调动最高检有关业务部门、地方检察院在司法解释制定工作中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业资源和科研优势,增强司法解释的科学性、合理性。其次,关于司法解释征求意见范围的问题。《规定》明确司法解释应当报送全国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相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应当征求有关机关以及地方检察院、专门检察院、最高检有关业务部门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司法解释,经检察长决定,可以在互联网、报纸等媒体上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这一规定扩大了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的范围,有利于在司法解释制定过程中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促进司法解释工作公开化、民主化,切实提高司法解释质量。

  记者:您刚才提到《规定》增加规定了司法解释执行的评估工作,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负责人:长期以来在司法解释工作中,我们比较重视司法解释的研究起草工作,而对司法解释公布后的执行情况以及施行后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关注不够。有鉴于此,《规定》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可以组织对有关司法解释的执行情况和施行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情况应当报告分管副检察长或者检察长,必要时可以向检察委员会报告。”这一规定建立了司法解释的评估机制,对公布施行的司法解释适时进行“回访”和“体检”,既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司法解释执行情况和施行效果,推动司法解释质量的提升,也能够督促指导各级检察机关正确适用司法解释,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规范司法行为。下一步,我们还将研究司法解释执行评估工作的具体办法,将这一工作机制落到实处。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