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都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很多网站都需要注册,录入我们的个人信息。可是网上泄露个人信息的案件时有发生,面对这些在网上售卖我们个人信息的非法行为法律是如何处置和量刑呢?庭立方小编来给你解释。
相关法律规定
2015年11月1日,《修正案(九)》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整合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扩大了犯罪主体和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的范围。司法实践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具体定罪量刑标准尚不明确,一些法律适用问题存在争议,亟需通过司法解释予以明确。
而就在2017年5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司法解释首次对“人肉搜索”行为的认定,网站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等的认定进行了明确。新的司法解释明确,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等个人敏感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即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或者。最高法有关负责人介绍,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往往是为了牟利,因此,司法解释规定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即构成犯罪。司法解释还对“内鬼”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加大了惩治力度,《解释》明确,“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认定犯罪的数量、数额标准减半计算。
综上所述,通过《刑法修正案(九)》和《解释》的发布,无疑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对于网上泄露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的规制越来越严格和完善。如果您遇到个人信息遭到泄露,给您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庭立方将为您提供更加细致的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