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假本身已经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涉嫌犯罪并被判定有罪,将会面临相应的刑事责任。如果未收到款项,但已经实施了交易行为,则建议遵循相关法规和条款,通过民事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售假属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之一。如果卖家出售的商品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其词或者售假等问题,就涉嫌违法。同时,在交易过程中如若客户付款了却没有按约定交付商品,则构成欺诈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会引起用户的不满与损失,也会破坏市场秩序,扰乱社会治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规定,涉及售假行为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卖家可能会面临不同的刑事责任。具体需要考虑涉案金额、数量以及是否存在组织、伙同等情节,并参照法律法规做出相应的裁定和判决。如果卖家属于未收到款项,但已经实施交易行为的情况下,建议当事人立即保存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尝试采用协商、仲裁等民事纠纷解决途径,或者选择通过诉讼等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