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近日,西安疫情形势严峻,许多不法分子便在市民同心抗疫之际,升级电信诈骗套路、设计“疫情骗局”,致使广大人民群众遭受财产损失。笔者在本篇文章中梳理“疫情骗局之新冠疫苗预约诈骗”套路,以期广大读者能够在居家休息、办公时了解该诈骗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二、诈骗套路:
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篡改号码,冒充疾控中心向广大市民发布新冠疫苗接种信息,引诱大家点击短信附带的链接。该种链接被植入了木马病毒,一旦点击、输入姓名、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后,银行账户即被不法分子盗取,账户资金被转走或者盗刷;甚至,通过套取个人信息的方式实施其他的犯罪行为。
三、诈骗话术:新冠疫苗政策已开放预约,名额有限,请立即前往XXX.com预约接种。
案例1:
一位李女士接收到了自称“疾控中心”发来的新冠病毒疫苗预接种短信。短信显示新冠病毒疫苗在国内已经开放预约,而李女士想要接种的话就需要点击短信提供的网页链接。李女士没有怀疑,直接进入了网页,并按照提示输入了姓名、身份证、银行卡、密码等个人信息。30分钟后李女士接收到了银行卡消费9000元的短信。这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并报警处理。
案例2:
不仅在国内,国外同样有不少“疫苗接种骗局”。许多的英国留学生接收到了《预约疫苗接种码》的短信链接。进入链接后有蓝底NHS(英国国际医疗服务局)标志,告知留学生已被选中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并提供预接种疫苗的付费网页链接。再次点开链接后,便会要求学生提供银行账户信息、护照内容等个人信息。实际上,所有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都是免费的。
四、云善反诈提醒:
收到含有不明链接的短信千万不要随意点击,切忌输入个人信息,套取个人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
如有新冠疫苗接种需求,应以官方公布的权威信息为准,通过正规渠道进行预约。
仔细甄别网络上关于新冠疫苗接种信息,如有疑问,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咨询详细情况。
对电信网络信息应当提高警惕,即使取得对方联系方式的,也应多重渠道核实信息真伪,不要轻易向对方转账,谨防上当受骗。
如上当受骗,建议及时报警,保存相关证据材料。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从当中了解到各种防诈骗内容,还能够实时的进行案件上的举报,快速的在手机上面进行报案,由就近公安局受理;另外,将你所看到的反诈骗内容随时在手机APP上面进行举报。
五、结语:
目前,西安正处于抗疫的关键时期,官方已发布通知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暂时停止,恢复时间未确定。如有市民收到接种疫苗的短信通知,请提高警惕,一切应当以官方公布的权威信息为主。我们要在防控疫情的同时,防范诈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