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玉杰律师;
做一辈子刑辩,防一万人失足……
在刑事案件中,批准逮捕之前是否需要请律师,以及律师的作用体现在哪里,是许多人遇到此类问题时常常纠结的。
很多人认为在这个阶段请律师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因为如果检察官认为案件确实有问题,即使不请律师,也很可能不会批准逮捕。
反之,如果案件确实没有太大问题,且嫌疑人确实涉嫌刑事犯罪,即使请了律师,检察官也不会因此就变更强制措施或不批准逮捕。
按照这个逻辑,似乎在这个阶段请律师与否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甚至有人认为请律师就是花冤枉钱,没有任何价值。
然而,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说法可能是正确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因为任何事情都具有多样性,存在多种可能性。
那么,在批准逮捕之前请律师到底会不会有作用?或者说,律师能起到什么样的具体作用呢?
其实,在批准逮捕之前,律师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首先,律师需要深入了解案情,与犯罪嫌疑人进行多次、深入的沟通。
通过反复交流,律师要弄清楚案件是否存在冤假错案的情况,具体冤在哪里、错在哪里,把每一个细节都搞清楚,确保事实清晰明了。
在此基础上,律师需要做出合理的判断,评估案件是否存在问题,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问题的具体所在。
其次,律师要为嫌疑人提供客观的分析。
这包括分析案件是否有无罪的可能性,是否有可能不批准逮捕。
即便案件有罪,律师也要评估是否有可能将案件情节减轻。例如,如果嫌疑人有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也不存在串供或自杀的风险,那么就有可能不批准逮捕,先将嫌疑人释放。
律师需要向嫌疑人清楚地解释这些可能性,帮助他们理解案件的实际情况。
再次,律师还要为嫌疑人树立信心。
要让嫌疑人意识到,他们确实有很大的可能是无罪的、清白的。但仅仅知道这一点还不够,嫌疑人还需要从内心真正相信这一点,并在行为上表现出来。

律师要帮助嫌疑人向公安、检察官传达这种信心,让他们意识到嫌疑人可能被冤枉,案件可能存在冤假错案的情况。
通过这种方式,律师不仅为嫌疑人提供了法律支持,还帮助他们在心理上应对这一艰难的过程。
只有当律师展现出这种专业气质,才能真正感染并打动检察官,最终说服检察官做出对嫌疑人有利的决定——不批准逮捕,先将嫌疑人释放。
第四方面,律师要和检察官反复沟通。
律师还需要通过会见当事人和与侦查人员沟通后了解的情况,结合自己的专业判断,得出当事人可能无罪的结论,并巧妙的传达给检察官。
律师需要将这些理由,包括各种证据、法律规定以及案件事实,向检察官清晰地分析和说明。这就是沟通的价值所在,它能够逐渐动摇检察官心中"嫌疑人必然有罪"的成见。
最后,律师需要准备一份书面的法律意见书,比如不批准逮捕申请书,详细认真地提交给检察官。
这份意见书应当涵盖案件事实、证据、法律规定,以及类似的案例,包括公报案例、指导案例或同法院的案例。通过这一步,再次加深检察官的印象,让他意识到这个案件可能存在冤假错案的情况。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律师可能达到两种效果:
一是让犯罪嫌疑人建立起信心,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确实是清白的。
因为相由心生,只有内心坚定地信任自己,这种信心才能从脸上、从气质上表现出来,进而影响他人。
二是律师可以通过与嫌疑人的沟通,以及自身的专业判断,来影响办案检察官。
三是律师需要准备书面材料,进一步说服检察官,让他相信当事人有可能是无罪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更有利于嫌疑人的结果。
所以说,委托律师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很多时候,案件无法重新再来一次,因此我们无法直接验证律师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而已。
作者:邹玉杰律师
九章刑辩创始人,安徽律师门户网创始人;
亳州律协刑委会主任,金亚太(亳州)律师事务所主任,谯城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目标:穷二十年蛮力,救一百条人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