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在公务员职务上挪用公款或者故意用公款支付假冒的费用、违规报销费用等行为。立案标准主要包括:挪用金额较大,且时间较长,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
【法律解析】
挪用公款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规定,挪用公款罪分为两种情况: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最高处以,否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对于公款的挪用,其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挪用金额较大:具体数字并没有明确规定,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超过一定金额才能够立案处理。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2. 时间较长:如果挪用公款的时间较长,光是因为时间问题可能会涉嫌犯罪,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对其立案追究刑责。3. 其他严重情节:如果挪用公款的行为存在其他严重情节,例如逃避追究法律责任、充当黑恶势力或腐败分子等,也会被视为一种立案标准。总之,对于挪用公款罪而言,立案标准是考核该罪名是否成立的关键,这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同时,公民应该从自身做起,增强法律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轻易受人利诱,避免触犯法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