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文内容
《》第225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罪名精析
释义阐明
客体是国家对经营活动的管理秩序,主要是对专营专卖活动的管理秩序
经营活动是指商品的加工、储存、收购、运输、批发、销售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最基本的经济活动。为加强对专营专卖物品或限制买卖物品及相关的证明文件的管理,国家颁布了大量的专营专卖管理法规,如《金银管理条例》《烟草专卖法》《农药、化肥、农膜专卖条例》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专营专卖管理,惩治非法经营犯罪,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进行非法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96条的规定,这里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根据刑法、刑法修正案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本罪中的非法经营行为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
(1)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所谓“专营专卖物品”,是指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只允许特定部门或单位经营的物品,如烟草、金银、化肥、农药等。所谓“限制买卖物品”是指在经营方式、数量规模等方面由国家给予限制的物品,如棉花,易燃,易爆物品,种子等。以上物品只有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并发给经营许可证以后,方可进行经营,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合法批准而擅自经营的都属非法经营。
(2)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批准文件的。所谓“进出口许可证”,是指进出口配额批件、进出口许可证等证件的总称。它既是经营者合法进行对外贸易的有效依据,也是海关对进出口货物或者技术进行检验放行的重要依据,在国家对外贸易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所谓“进口原产地证明”,则是指用来证明进出口货物、技术原产地的有效凭证。它是进口国或地区根据产地的不同,征收差别关税和实施其他进口差别待遇的依据。所谓“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批准文件”,主要是指经营国家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物品的许可证或批准文件,如烟草专卖证、食盐生产许可证、危险品运输许可证、爆炸物品生产销售批准文件等。
(3)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
(4)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行为。如:在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以外非法买卖外汇,扰乱市场秩序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事业单位,违反有关外贸代理业务规定,采用非法手段,使用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凭证、商业单据,为他人向外汇指定银行骗购外汇的;居间介绍骗购外汇的;非法从事传销或变相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的;违反国家规定采取租用电信国际专线、私设转接设备或其他方法,擅自经营国际或港澳台地区电信业务进行营利活动,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的等。
依照刑法规定,以上非法经营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数额较大的;多次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经行政处罚仍不思悔改;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安定造成严重影响的等。
认定要义
1、的认定
在认定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时,要严格根据非法经营罪的主客观特征进行认定,即是否违反国家规定,是否扰乱市场秩序,是否达到情节严重,主观上是否故意等。
实践中,要注意区分非法经营罪与一般非法经营行为。
区分非法经营罪与一般非法经营行为的主要标准在于是否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关于情节严重的标准,有部分司法解释已经做出了规定,具体到每一个非法经营行为,需要谨慎认定。如果非法经营行为的情节并不严重,根据行政法规进行行政处罚即可。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告人李明华非法经营请示一案的批复》([2011]刑他字第21号),被告人李明华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但多次实施批发业务,而且从非指定烟草专卖部门进货的行为,属于超范围和地域经营的情形,不宜按照非法经营罪处理,应由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2、非法经营罪与走私罪的区别
走私罪与非法经营罪有部分相似之处,如二者都侵犯了国家对特殊商品或物品的管理制度,主观上都是故意犯罪,犯罪主体也都是一般主体,但二者在性质上又存在根本的不同:
(1)犯罪客体方面。非法经营罪侵犯的是国家关于经营活动的管理制度,走私罪侵犯的是国家的外贸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非法经营罪主要表现在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或者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或者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以及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而走私罪主要变现在走私武器、弹药,走私核材料,走私假币,走私文物,走私贵重金属,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走私淫秽物品,走私废物,以及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等行为。
区分非法经营罪与走私罪并不难,但对于在倒卖走私物品如何定罪存在一定争议。一般来说,如果是非法销售自己走私的物品,则属于走私罪;如果是销售他人走私的物品,则属于走私罪的共犯。
3、非法经营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区别
从广义上说,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也属于非法经营,但二者在以下方面存在诸多不同:
(1)犯罪客体方面。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国家经营管理制度,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侵犯的是国家关于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非法经营罪主要表现在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或者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或者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以及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则主要表现在在产品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行为。
实践中也会出现行为人既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又非法经营的行为,如,生产销售的商品本身就是国家规定实行专营或专卖的产品,此时属于想象竞合犯,应根据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处理。
4、未达到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起诉标准,可以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吗?
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的,只能以其是否符合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构成特征来判断罪与非罪,不能在不具备组织、领导传销罪的情况下适用非法经营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2]刑他字第59号批复明确:“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的行为,如未达到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追诉标准,行为人不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亦不宜再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5、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法经营罪的区别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法经营罪在刑法理论上属于两个法条之间的竞合关系。二者的侵害客体各有侧重,前者是知识产权,后者是市场秩序,由于侵犯客体的差异,立法者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规定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中,将非法经营罪规定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中;其行为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主要表现为非法销售侵权复制品侵犯该产品知识产权所有人权益的行为,而非法经营罪则主要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实践中,具有合法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单位和个人也有从事销售侵权复制品等非法出版物活动的。因此,当某一行为不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时,并不意味着排斥非法经营罪的适用。为体现特殊保护的立法精神,特殊法的法定刑一般不低于一般法的法定刑,特殊法优于一般法的适用原则同时也体现了重法优于轻法原则。但在特殊情况下,存在个别立法规定的法定刑比一般法规定的法定刑低的情况,如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非法经营罪,若无对特殊法优于一般法原则进行补充的重法优于轻法原则,则有放纵犯罪之虞。因此,在法条竞合情况下,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如依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适用法律有悖于罪刑相适应基本原则,有必要以重法优于轻法的适用原则为补充,适用重法,排斥轻法。
6、关于网络非法经营罪“以营利为目的”的认定
行为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非法经营活动,构成非法经营罪,就其责任要素而言,《解释》要求行为人必须“以营利为目的”。有观点认为,行为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有偿“发帖”“删帖”等行为,只要牟取了非法利益,且达到《解释》规定的数额标准,即可成立非法经营罪,不必要求具有营利的目的。我们认为,在信息网络上有偿帮助他人“删帖”,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而有偿提供发帖、转帖、跟帖等服务,实践中的情况比较复杂。有人以此为业,从中牟取巨额非法利益,有人则偶尔为他人提供帮助,收取少量的“报酬”或者“劳务费”,缺乏牟利动机,社会危害性较小。若不区分具体情况,一律追究刑事责任,显然有违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解释》要求行为人具有营利的目的,有助于严格把握刑事处罚的界限,防止扩大打击面。
在认定是否具有营利目的时,应突出打击重点,主要针对那些长期专门从事非法“删帖”业务等、非法牟利数额较大的“网络公关公司”“网络营销组织”。对于个别网民并非专门从事经营活动,只是偶尔帮助他人发帖,并收取一定费用的,即使数额达到了《解释》规定的标准,一般也不宜认定为“以营利为目的”。实践中,以营利为目的,利用信息网络向他人有偿提供“发帖”“删帖”等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一是一些“网络公关公司”“网络营销组织”等将有偿“发帖”“删帖”业务作为主要经营活动,反复、多次实施,从中牟取非法利益的情形;二是多次通过信息网络向他人有偿提供“发帖”“删帖”等服务;三是与委托人签订所谓的“有偿服务协议”,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委托人“发帖”或者“删帖”,从中牟取非法利益;四是虽然未多次实施上述行为,但牟取的非法利益明显超出《解释》规定的数额标准的。
7、非法经营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
非法经营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非法经营罪是法定犯,因此在确定非法经营罪的主观故意的时候,要求具有违法性认识。这里的违法性认识是指明知某一活动是为国家法律所禁止的。如果不具有违法性认识或者发生了违法性认识错误,就不能认为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经营的故意。因为非法经营的范围是根据国家法律随时加以调整的,因此只有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经营活动是为国家法律所禁止的,仍然要从事此项非法活动,才能认定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违法性认识。如果不具有违法性认识或者发生了违法性认识错误,即使实施了非法经营行为,也不能认定为非法经营罪。
8、违反行政许可并非一概构成非法经营罪
非法经营罪属于行政犯,具有违反行政许可的行政违法性。然而,是否违反行政许可的行为一概构成非法经营罪,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刑法中的行政犯具有行政依附性,尤其是我国刑法第225条第4项规定的“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的认定,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违反行政许可的认定。我国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作了规定,法院应在正确理解行政许可的基础上,对违反行政许可作出符合法律规定的认定,并进行实质判断,合理限缩非法经营罪的范围,避免非法经营罪的扩大化。
解释性文件
2019年1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未经许可经营兴奋剂目录所列物质,涉案物质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限制买卖的物品,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违反国家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规定的“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
(一)使用受理终端或者网络支付接口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交易退款等非法方式向指定付款方支付货币资金的;
(二)非法为他人提供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套现或者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转个人账户服务的;
(三)非法为他人提供支票套现服务的;
(四)其他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情形。
第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实施倒买倒卖外汇或者变相买卖外汇等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第三条 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非法经营数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
(一)曾因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犯罪行为受过刑事追究的;
(二)二年内因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拒不交代涉案资金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赃款无法追缴的;
(四)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第四条 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千五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非法经营数额在一千二百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且具有本解释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
第五条 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构成非法经营罪,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一百二十条之一规定的帮助恐怖活动罪或者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的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六条 二次以上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依法应予行政处理或者刑事处理而未经处理的,非法经营数额或者违法所得数额累计计算。
同一案件中,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分别构成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按照处罚较重的数额定罪处罚。
第七条 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违法所得数额难以确定的,按非法经营数额的千分之一认定违法所得数额,依法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第八条 符合本解释第三条规定的标准,行为人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悔罪,并积极配合调查,退缴违法所得的,可以从轻处罚;其中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符合规定的认罪认罚从宽适用范围和条件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处理。
第九条 单位实施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的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行为,依照本解释规定的定罪量刑标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
第十条 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地,包括、被告人用于犯罪活动的账户开立地、资金接收地、资金过渡账户开立地、资金账户操作地,以及资金交易对手资金交付和汇出地等。
第十一条 涉及外汇的犯罪数额,按照案发当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机构公布的人民币对该货币的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机构未公布汇率中间价的境外货币,按照案发当日境内银行人民币对该货币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或者该货币在境内银行、国际外汇市场对美元汇率,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进行套算。
第十二条 本解释自2019年2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骗购外汇、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20号)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8修正)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4〕14号
第七条 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未取得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药品经营许可证,非法经营药品,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以提供给他人生产、销售药品为目的,违反国家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药用要求的非药品原料、辅料,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两款行为,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实施本条第二款行为,同时又构成、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5.关于非法经营罪的适用
会议针对如何把握非法经营罪与
会议认为,准确理解和适用《环境解释》第六条的规定应当注意把握两个原则:一要坚持实质判断原则,对行为人非法经营危险废物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作实质性判断。比如,一些单位或者个人虽未依法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但其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没有超标排放污染物、非法倾倒污染物或者其他违法造成环境污染情形的,则不宜以非法经营罪论处。二要坚持综合判断原则,对行为人非法经营危险废物行为根据其在犯罪链条中的地位、作用综合判断其社会危害性。比如,有证据证明单位或者个人的无证经营危险废物行为属于危险废物非法经营产业链的一部分,并且已经形成了分工负责、利益均沾、相对固定的犯罪链条,如果行为人或者与其联系紧密的上游或者下游环节具有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违法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形,且交易价格明显异常的,对行为人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在污染环境罪和非法经营罪中,择一重罪处断。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依法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设备案件的意见(公通字〔2014〕13号)
一、准确认定行为性质
(一)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1、个人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三套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二万元以上的;
2、单位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十套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五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曾因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的。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量、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量、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经鉴定为专用间谍器材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构成非法经营罪的,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一、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前款规定中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是指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
贷款到期后延长还款期限的,发放贷款次数按照1次计算。
二、以超过36%的实际年利率实施符合本意见第一条规定的非法放贷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但单次非法放贷行为实际年利率未超过36%的,定罪量刑时不得计入:
(一)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2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1000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80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400万元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5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150人以上的;
(四)造成借款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10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5000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400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2000万元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25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750人以上的;
(四)造成多名借款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特别严重后果的。
三、非法放贷数额、违法所得数额、非法放贷对象数量接近本意见第二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数额、数量起点标准,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分别认定为“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
(一)2年内因实施非法放贷行为受过行政处罚2次以上的;
(二)以超过72%的实际年利率实施非法放贷行为10次以上的。
前款规定中的“接近”,一般应当掌握在相应数额、数量标准的80%以上。
四、仅向亲友、单位内部人员等特定对象出借资金,不得适用本意见第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定罪量刑时应当与向不特定对象非法放贷的行为一并处理:
(一)通过亲友、单位内部人员等特定对象向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的;
(二)以发放贷款为目的,将社会人员吸收为单位内部人员,并向其发放贷款的;
(三)向社会公开宣传,同时向不特定多人和亲友、单位内部人员等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经营食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违反国家有关盐业管理规定,非法生产、储运、销售食盐,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引用统计
第二条 非法经营食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经营食盐数量在二十吨以上的;
(二)曾因非法经营食盐行为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非法经营食盐,数量在十吨以上的。引用统计
第三条 非法经营食盐行为未经处理的,其非法经营的数量累计计算;行为人非法经营行为是否盈利,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违反国家规定,采取租用国际专线、私设转接设备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进行营利活动,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第二条 实施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
(一)经营去话业务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经营来话业务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
(一)经营去话业务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
(二)经营来话业务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引用统计
第三条 实施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行为,经营数额或者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接近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数额起点标准,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分别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
(一)两年内因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的;
(二)因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引用统计
第四条 单位实施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解释第二条、第三条的规定处罚。引用统计
第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或者擅自占用频率,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进行营利活动,同时构成非法经营罪和刑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的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违反国家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规定的“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
(一)使用受理终端或者网络支付接口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交易退款等非法方式向指定付款方支付货币资金的;
(二)非法为他人提供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套现或者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转个人账户服务的;
(三)非法为他人提供支票套现服务的;
(四)其他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情形。
第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实施倒买倒卖外汇或者变相买卖外汇等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第三条 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非法经营数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
(一)曾因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犯罪行为受过刑事追究的;
(二)二年内因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拒不交代涉案资金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赃款无法追缴的;
(四)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第四条 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千五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非法经营数额在一千二百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且具有本解释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
第五条 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构成非法经营罪,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一百二十条之一规定的帮助恐怖活动罪或者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的洗钱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六条 二次以上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依法应予行政处理或者刑事处理而未经处理的,非法经营数额或者违法所得数额累计计算。
同一案件中,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分别构成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按照处罚较重的数额定罪处罚。
第七条 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违法所得数额难以确定的,按非法经营数额的千分之一认定违法所得数额,依法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第八条 符合本解释第三条规定的标准,行为人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悔罪,并积极配合调查,退缴违法所得的,可以从轻处罚;其中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认罪认罚从宽适用范围和条件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处理。
第九条 单位实施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的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行为,依照本解释规定的定罪量刑标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
第十条 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地,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用于犯罪活动的账户开立地、资金接收地、资金过渡账户开立地、资金账户操作地,以及资金交易对手资金交付和汇出地等。
第十一条 涉及外汇的犯罪数额,按照案发当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机构公布的人民币对该货币的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机构未公布汇率中间价的境外货币,按照案发当日境内银行人民币对该货币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或者该货币在境内银行、国际外汇市场对美元汇率,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进行套算。
第十二条 本解释自2019年2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骗购外汇、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20号)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未取得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件和批准文号,非法生产、销售盐酸克仑特罗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扰乱药品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条在生产、销售的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或者销售明知是添加有该类药品的饲料,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0〕7号
第一条 违反国家烟草专卖管理法律法规,未经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无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等许可证明,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第三条 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经营卷烟二十万支以上的;
(三)曾因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三年内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且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经营卷烟一百万支以上的。
第四条 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能够查清销售或者购买价格的,按照其销售或者购买的价格计算非法经营数额。无法查清销售或者购买价格的,按照下列方法计算非法经营数额:
(一)查获的卷烟、雪茄烟的价格,有品牌的,按照该品牌卷烟、雪茄烟的查获地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零售价格计算;无品牌的,按照查获地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上年度卷烟平均零售价格计算;
(二)查获的复烤烟叶、烟叶的价格按照查获地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上年度烤烟调拨平均基准价格计算;
(三)烟丝的价格按照第(二)项规定价格计算标准的一点五倍计算;
(四)卷烟辅料的价格,有品牌的,按照该品牌辅料的查获地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价格计算;无品牌的,按照查获地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上年度烟草行业生产卷烟所需该类卷烟辅料的平均价格计算;
(五)非法生产、销售、购买烟草专用机械的价格按照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全国烟草专用机械产品指导价格目录进行计算;目录中没有该烟草专用机械的,按照省级以上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目录中同类烟草专用机械的平均价格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未取得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药品经营许可证,非法经营药品,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以提供给他人生产、销售药品为目的,违反国家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药用要求的非药品原料、辅料,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两款行为,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实施本条第二款行为,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 违反国家规定,出版、印刷、复制、发行本解释第一条至第十条规定以外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出版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第十二条 个人实施本解释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
(一)经营数额在五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
(三)经营报纸五千份或者期刊五千本或者图书二千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五百张(盒)以上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
(一)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至三十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三)经营报纸一万五千份或者期刊一万五千本或者图书五千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一千五百张(盒)以上的。引用统计
第十三条 单位实施本解释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
(一)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至三十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三)经营报纸一万五千份或者期刊一万五千本或者图书五千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一千五百张(盒)以上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
(一)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至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至三十万元以上的;
(三)经营报纸五万份或者期刊五万本或者图书一万五千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五千张(盒)以上的。引用统计
第十四条 实施本解释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或者经营数量接近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数额、数量起点标准,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
(一)两年内因出版、印刷、复制、发行非法出版物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的;
(二)因出版、印刷、复制、发行非法出版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第十五条 非法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业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 以提供给他人生产、销售食品为目的,违反国家规定,生产、销售国家禁止用于食品生产、销售的非食品原料,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违反国家规定,生产、销售国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或者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原料,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实施前两款行为,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引用统计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私设生猪屠宰厂(场),从事生猪屠宰、销售等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非法经营国际或港澳台地区电信业务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的批复
高检发释字〔2002〕1号
福建省人民检察院:
你院《关于如何适用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规定的请示》(闽检〔2000〕65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采取租用电信国际专线、私设转接设备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经营国际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电信业务进行营利活动,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利用赌博机
四、关于生产、销售赌博机的定罪量刑标准
以提供给他人开设赌场为目的,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销售具有退币、退分、退钢珠等赌博功能的电子游戏设施设备或者其专用软件,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非法生产、销售赌博机行为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进行同种非法经营行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违反国家规定,未经依法核准擅自发行基金份额募集基金,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立案标准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非法经营行为包含: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2019年1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未经许可经营兴奋剂目录所列物质,涉案物质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限制买卖的物品,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违反国家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规定的“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
(一)使用受理终端或者网络支付接口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交易退款等非法方式向指定付款方支付货币资金的;
(二)非法为他人提供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套现或者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转个人账户服务的;
(三)非法为他人提供支票套现服务的;
(四)其他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情形。
第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实施倒买倒卖外汇或者变相买卖外汇等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8修正)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4〕14号
第七条 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未取得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药品经营许可证,非法经营药品,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以提供给他人生产、销售药品为目的,违反国家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药用要求的非药品原料、辅料,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依法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设备案件的意见(公通字〔2014〕13号)
一、准确认定行为性质
(一)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1、个人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三套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二万元以上的;
2、单位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十套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五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曾因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一、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前款规定中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是指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
贷款到期后延长还款期限的,发放贷款次数按照1次计算。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经营食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违反国家有关盐业管理规定,非法生产、储运、销售食盐,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引用统计
第二条 非法经营食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经营食盐数量在二十吨以上的;
(二)曾因非法经营食盐行为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非法经营食盐,数量在十吨以上的。引用统计
第三条 非法经营食盐行为未经处理的,其非法经营的数量累计计算;行为人非法经营行为是否盈利,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违反国家规定,采取租用国际专线、私设转接设备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进行营利活动,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未取得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件和批准文号,非法生产、销售盐酸克仑特罗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扰乱药品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条在生产、销售的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或者销售明知是添加有该类药品的饲料,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0〕7号
第一条 违反国家烟草专卖管理法律法规,未经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无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等许可证明,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未取得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药品经营许可证,非法经营药品,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以提供给他人生产、销售药品为目的,违反国家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药用要求的非药品原料、辅料,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 违反国家规定,出版、印刷、复制、发行本解释第一条至第十条规定以外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出版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非法经营国际或港澳台地区电信业务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的批复
你院《关于如何适用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规定的请示》(闽检〔2000〕65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采取租用电信国际专线、私设转接设备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经营国际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电信业务进行营利活动,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利用赌博机开设赌场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14]17号)
四、关于生产、销售赌博机的定罪量刑标准
以提供给他人开设赌场为目的,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销售具有退币、退分、退钢珠等赌博功能的电子游戏设施设备或者其专用软件,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非法生产、销售赌博机行为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进行同种非法经营行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违反国家规定,未经依法核准擅自发行基金份额募集基金,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量刑标准
《刑法》第225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非法经营数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
(一)曾因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犯罪行为受过刑事追究的;
(二)二年内因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拒不交代涉案资金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赃款无法追缴的;
(四)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第四条 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千五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非法经营数额在一千二百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且具有本解释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8修正)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4〕14号
实施前两款行为,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依法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设备案件的意见(公通字〔2014〕13号)
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经鉴定为专用间谍器材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构成非法经营罪的,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二、以超过36%的实际年利率实施符合本意见第一条规定的非法放贷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但单次非法放贷行为实际年利率未超过36%的,定罪量刑时不得计入:
(一)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2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1000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80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400万元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5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150人以上的;
(四)造成借款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10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5000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400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2000万元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25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750人以上的;
(四)造成多名借款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特别严重后果的。
三、非法放贷数额、违法所得数额、非法放贷对象数量接近本意见第二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数额、数量起点标准,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分别认定为“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
(一)2年内因实施非法放贷行为受过行政处罚2次以上的;
(二)以超过72%的实际年利率实施非法放贷行为10次以上的。
前款规定中的“接近”,一般应当掌握在相应数额、数量标准的80%以上。
四、仅向亲友、单位内部人员等特定对象出借资金,不得适用本意见第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定罪量刑时应当与向不特定对象非法放贷的行为一并处理:
(一)通过亲友、单位内部人员等特定对象向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的;
(二)以发放贷款为目的,将社会人员吸收为单位内部人员,并向其发放贷款的;
(三)向社会公开宣传,同时向不特定多人和亲友、单位内部人员等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实施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
(一)经营去话业务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经营来话业务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
(一)经营去话业务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
(二)经营来话业务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引用统计
第三条 实施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行为,经营数额或者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接近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数额起点标准,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分别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
(一)两年内因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的;
(二)因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0〕7号
第三条 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经营卷烟二十万支以上的;
(三)曾因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三年内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且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经营卷烟一百万支以上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实施前两款行为,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二条 个人实施本解释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
(一)经营数额在五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
(三)经营报纸五千份或者期刊五千本或者图书二千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五百张(盒)以上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
(一)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至三十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三)经营报纸一万五千份或者期刊一万五千本或者图书五千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一千五百张(盒)以上的。引用统计
第十三条 单位实施本解释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
(一)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至三十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三)经营报纸一万五千份或者期刊一万五千本或者图书五千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一千五百张(盒)以上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
(一)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至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至三十万元以上的;
(三)经营报纸五万份或者期刊五万本或者图书一万五千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五千张(盒)以上的。引用统计
第十四条 实施本解释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或者经营数量接近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数额、数量起点标准,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
(一)两年内因出版、印刷、复制、发行非法出版物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的;
(二)因出版、印刷、复制、发行非法出版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利用赌博机开设赌场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14]17号)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非法生产、销售赌博机行为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进行同种非法经营行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案例精选
1、公报案例:
【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检察院诉宁波利百代投资咨询公司、陈宗伟、王文泽、郑淳中非法经营案,GB2009-1】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检察院诉董杰、陈珠非法经营案,GB2012-2】
2、《刑审参考》案例:
【第212号】 高秋生、临适应等非法经营案
裁判要旨:非法经营假冒台湾产香烟属于未经经营许可的行为。
【第330号】 高国华非法经营案
裁判要旨:对于非法从事外汇按金交易,情节严重的,应当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是否实际占有非法获利款,并不影响罪名的成立。
【第378号】 郭金元、肖东梅非法经营案
裁判要旨:行政机关职权范围内已经给予行政处罚的非法经营数额,不得累计计算犯罪数额。
【第564号】 周新桥等非法经营案
裁判要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股市指数期货业务和国内商品期货业务属于非法经营行为。
【第663号】 梁俊涛非法经营案
裁判要旨:印刷、出版、销售国家规定以外的非法出版物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
【第727号】 刘溪、聂明湛、原维达非法经营案
裁判要旨:以现货投资名义,非法代理境外黄金合约买卖的行为,实际上是属于组织变相期货交易的活动,其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
【第863号】 张虹飚等非法经营案
裁判要旨:利用POS机终端机自己或实际控制的信用卡非法套现,套现数额应计入非法经营罪的数额当中。
【第864号】 王后平非法经营案
裁判要旨:挂靠不具有经营资质的企业从事药品经营的行为,属于非法经营行为。不建立真实的购销记录,属于非法经营情节严重的参考因素。
【第1021号】 钟小云非法经营案
裁判要旨:未经许可经营现货黄金延期交收业务的行为,属于刑法规制的非法经营的行为。
【第1042号】 翁士喜非法经营案
裁判要旨:未经许可擅自开工违章搭建商铺并对外招商收租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
【第1043号】 王丹、沈玮婷非法经营、虚报注册资本案
裁判要旨:不具备证券从业资格的公司,从事相关证券业务,属于非法经营的行为。
【第1077号】 李彦生、胡文龙非法经营案
裁判要旨:认定非法经营的行为的两个角度:“国家规定”、“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第1121号】 欧敏、关树锦非法从事长途大巴客运经营案
裁判要旨:“黑车”属于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属于非法经营的行为,但要认定其是否构成犯罪,还需要以具体情节的严重程度来进行认定。
【第1122号】 喻江、李强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活动案
裁判要旨:“黑车”属于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属于非法经营的行为,但要认定其是否构成犯罪,还需要以具体情节的严重程度来进行认定。
【第1210号】 朱海林、周汝胜、谢从军非法经营案
裁判要旨:无证生产摩托车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
3、指导案例:
【王力军非法经营再审改判无罪案,FZD2018-97】
相关阅读
1、知网文献
(1)《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刘为波 人民司法 2011-03-05
(2)非法经营罪合理性质疑 徐松林 现代法学 2003-12-28
(3)非法经营罪调控范围的再思考——以《行政许可法》若干条款为基准 王作富; 刘树德 中国法学 2005-12-09
(4从扩张走向变异:非法经营罪如何摆脱“口袋罪”的宿命 高翼飞 政治与法律 2012-03-05
(5)
(6)非法经营罪口袋化的成因与出路 葛恒浩 当代法学 2016-07-10
(7)非法经营罪之适用不宜无度扩张——以零售药店向医疗机构批量售药之定性为视角 王立志 法学 2016-09-20
(8)对非法经营罪兜底性规定的实证分析 欧阳本祺 法学 2012-07-20
(9)非法经营罪的“口袋化”困境和规范解释路径——基于司法实务的分析立场 马春晓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06-20
(10)违反行政许可构成非法经营罪问题研究——以郭嵘分装农药案为例 陈兴良 政治与法律 2018-06-05
(11)从罪刑法定的实质侧面对兜底条款的分析——以非法经营罪为例 田宇航; 童伟华 河北法学 2015-07-03
(12)涉烟非法经营罪未遂之辨正 张建; 俞小海 法学 2013-02-20
(13)最高人民法院对非法经营罪中“违反国家规定”的适用 王恩海 法治研究 2015-07-10
(14)无证收购粮食行为入刑的法理考察——基于规范论和立法论的双重视角 叶良芳 法治研究 2017-01-10
(15)网络非法经营犯罪若干问题辨析 张向东 法律适用 2014-02-01
(16)网络游戏外挂行为刑法评价的正本清源 俞小海 政治与法律 2015-06-05
(17)论非法经营罪在著作权刑事保护领域的误用与退出 高晓莹 当代法学 2011-03-10
(18)信息时代非法经营罪的重生——组织刷单案评析 高艳东 中国法律评论 2018-04-15
(19)非法经营罪的认定和适用研究 马宁; 王瑀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4-11-30
(20)非法经营罪司法解释再解读——以城市违法建设出售行为为例 莫洪宪; 罗钢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11-20
(21)非法经营罪调控范围的再思考——以《行政许可法》若干条款为基准 王作富; 刘树德 中国法学 2005-12-09
(22)传销犯罪的法律适用——兼论组织、领导传销罪与非法经营罪、
(23)刷单炒信行为的规范分析及其治理路径 叶良芳 法学 2018-03-20
(24)刷单炒信的刑法适用与解释理念 王华伟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8-12-15
(25)非法经营行为的法律界限研究 陈超然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7-11
(26)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的问题与完善 韩晓燕 中国检察官 2011-02-20
(27)论非法经营罪的几个问题 吴仁碧 政治与法律 2010-02-05
(28)刑法的明确性问题:以《刑法》第225条第4项为例的分析 陈兴良 中国法学 2011-08-09
(29)从“玉米案”看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的适用 王硕 中国检察官 2017-08-20
(30)非法经营罪的司法认定标准综述 廖丽红 人民司法 2014-06-05
(31)涉烟犯罪的罪数形态认定——析《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贺平凡; 罗开卷 政治与法律 2011-07-05
(32)对非法经营罪罪状要素司法认定的新思考 卢建平; 楼伯坤 人民检察 2018-06-08
(33)非法经营罪中“违反国家规定”的理解 王开军 中国检察官 2016-11-20
(34)非法经营罪内涵与外延扩张限制思考 田宏杰; 阮柏云 人民检察 2012-12-08
(35)销售假冒伟哥的行为如何定罪量刑——兼论非法经营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 金泽刚 法学 2006-09-20
(36)“养卡”行为的刑法定性初探 何荣功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1-08-20
(37)非法放贷行为入罪的刑法定性分析 国家电网管理学院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 陈思同 最高人民法院 乔嘉伟 人民法院报 2019-11-14
(38)河南首起“瘦肉精”案件定性的理论根据评析 孟庆华 法治研究 2011-12-06 15:40
(39)非法经营罪中“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界定 华肖 法学 2008-01-20
(40)网络非法经营犯罪若干问题辨析 张向东 法律适用 2014-02-01
(41)非法从事保安服务行为的定罪处罚 张勇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2-07-20
(42)非法经营罪中的“国家规定”及有关刑事罚则的理解 秦新承 法学 2008-01-20
(43)从“口袋化”到“去口袋化”:非法经营罪兜底项规制范围的司法限缩——基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运行样态的分析 潘娟 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与刑事审判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30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 2019-06-20
(44)“套路贷”的刑法规制路径 胡公枢 中国检察官 2018-04-20
(45)网络敲诈勒索、非法经营案件法律适用问题探讨 刘静坤 法律适用 2013-11-08
(46)证据裁判视野下“违法所得”的认定——以228份非法经营罪刑事判决书为样本 王同明; 王德顺; 刘珊 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与刑事审判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30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 2019-06-20
(47)新形势下外汇犯罪司法实务若干问题研究 陈晨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08-15
(48)采用资金对冲方式非法经营外汇构成非法经营罪 周庆琳; 汤咏梅 人民司法 2010-12-20
(49)非法经营罪司法认定中的常见实务问题研究 孙琳; 康钦平 政法学刊 2015-08-15
(50)合法私募与非法集资的界定标准 王荣芳 政法论坛 2014-11-15
(51)非法经营罪的主观故意认定 符秋 中国检察官 2011-02-20
(52)浅谈销售非正规渠道进货的外国雪茄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 罗洁; 林昇 中国检察官 2019-03-20
(53)未经许可从事证券投资咨询可构成非法经营罪 肖杰 人民司法(案例) 2016-08-15
(54)组织境内居民参与境外期货、外汇交易构成非法经营罪 沈燕; 荣学磊 人民司法 2011-04-20
(55)非法生产、销售赌博机的刑事责任 罗开卷 人民司法 2015-05-20
(56)非法贴现票据不构成非法经营罪 孙炜; 范莉 人民司法 2008-07-20
(57)未经许可从事证券投资咨询可构成非法经营罪 肖杰 人民司法(案例) 2016-08-15
(58)无证经营非专卖、限制买卖商品不宜认定为非法经营罪 姚翔宇 人民司法 2019-06-15
(59)利用银行系统漏洞在POS机上空卡套现的罪名认定 聂昭伟 人民司法(案例) 2017-08-15
(60)行政犯违法性判断的从属性和独立性研究 孙国祥 法学家 2017-02-15
2、经典好文
(1)非法经营罪最新(立案)定罪量刑全标准(附最新72种涉非法经营罪情形) 豫法阳光
(2)非法经营罪之无罪辩护思路(一) 仁钦律法
(3)非法经营罪之无罪辩护思路(二) 仁钦律法
(4)非法经营罪无罪裁判要旨归纳(附裁判理由) 奚玮刑辩团队
(5)一图读懂|非法放贷行为认定为非法经营罪的数额数量标准 庭立方
(6)非法经营罪的13个无罪视角(根据判例提炼) 刑事实务
(7)原创|民间借贷与非法放贷入刑(非法经营罪)的边际法律关系 金卓越金融地产律师团队
(8)非法经营罪无罪案例分享第九篇
(9)私自销售电子烟为何涉嫌非法经营罪? 刑事研究
(10)刑法|非法经营罪之无证贩卖烟草 一琂堂
(11)耽美写作与市场秩序:非法经营罪在惩罚什么? 罗翔说刑法
(12)设立地下“六合彩”平台,构成非法经营罪还是
(13)2019年版负面清单对涉柴油类非法经营罪案件辩护的重大利好 山东常青藤律师事务所
(14)【探讨】“非法删帖”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再思考——以《诽谤信息解释》为基础 湖南省刑事法治研究会
(15)《九民会议纪要》中的刑事问题:民间票据所涉非法经营罪的法律风险分析 刑事法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