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简介:
美国的一个小镇,Jefferson Smith(詹姆斯·斯图尔特 James Stewart饰)是当地的童子军的首领,深受青少年们的喜爱,被选为新的参议员,来到了华盛顿。遇到了他父亲的老朋友,同为参议员的Joseph Paine(克劳德·雷恩斯 Claude Rains饰),并且迷上了Joseph的漂亮女儿。单纯的Jefferson从来没来过华盛顿,在华盛顿闹了不少笑话,被媒体纷纷取笑。Joseph让Jefferson起草一个提案,并让他的女秘书Clarissa Saunders(琪恩·亚瑟 Jean Arthur 饰)协助Jefferson。然而Jefferson却发现,他的这个所谓参议员不过是其他老谋深算的参议员手中的木偶,他发现了他们一个巨大的阴谋。Jefferson决定以自己单薄的力量来对抗那群人,来改变这个腐败的政治环境。到底他能否成功?史密斯先生的华盛顿之旅会如何结束?
优秀影评:
推荐一
来源豆瓣网:作者猪头妖怪 评论电影《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
对得一塌糊涂,或者疯狂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这部1939年的Frank Capra作品,对于我这个既对政治更对正义感兴趣,又刚被James Stewart的魅力所彻底折服的理想主义者而言,实在是一部再适合不过的的电影了。
自打高中起,老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不拥抱社会,社会就不会拥抱你。”因此,在找到“理想主义”这个标签之前,我也曾经认真地扪心自问过,我究竟是不是一个反社会分子?左思右想,总觉得“反社会分子”这个词用得力道太大,自己充其量也就是个“社会常常是错的”分子而已。在我的世界里,“对与错”总是比“多与少”更重要一些。
电影里,当James Stewart扮演的Jefferson Smith坐在林肯纪念堂前的台阶上对女主说,刻在石头上的话只是用来欺骗像他这样的傻瓜时,我看到了所有理想主义者的影子。随着一个真实的世界,也就是许多人所谓的“成人的世界”在一个理想主义者眼前首度显露时,选择也就出现了。从此时起,你会发现,理想从一种憧憬和誓言摇身变成了一个包袱。丢掉,不舍得;留着,又走不动。那些被分配给你的领路人,其实也不怎么相信他们自己手指的方向。在信念和行为之间,存在着一条无需明言的鸿沟。灌输信念,是烫金课本的任务;教授行为的秘诀,由整个世界负责。而所谓原则,就是当你在嘴巴上捍卫它的时候,所有人都会称赞你是一个好同志;当你果真去做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你是一个大傻瓜。
来自同一州的老参议员在关上门的办公室里对Jefferson Smith说,三十年前的我和现在的你一样,抱着同样的理想,面临同样的选择。而他的选择是妥协。因为如果不能留在参议院里,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就成了一种空谈。这就是现实的吊诡。理想要求你坚持,但实现理想又需要你学会妥协。在政治的游戏规则里,妥协甚至是一项美德。无论是联邦制还是参众两院席位的确立,无不构建于相互妥协的基础之上。而在这种妥协之前,美国人骄傲地冠以“伟大”一词。向来,只有弱者视妥协为软弱,强者则因妥协而伟大。正因为如此,每一个独裁者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用铁腕来遮盖内心的恐惧,用叫嚣来掩饰眼神的游移。但在硬币的另一面,妥协也时时陷于被滥用的危险之中。从手段演化成常态,以致违背了初衷。一退再退之后,你很快会发现,原则已不复存在,而理想早沦为了现实利益的遮羞布。因此,三十年之后,连任变成了这个老参议员眼里的一切,原则不过是一种乡巴佬的天真。
当James Stewart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垂头丧气的时候,女主跑过来对他说了句:"All the good that ever came into this world came from fools with faith like that."于是,James Stewart又屁颠屁颠地复活了。理想主义者和其他人的区别正在于此:他们对于“正义”或是“善好”这种字眼天生缺乏抵抗力。在同一句句子里,理想主义者只要看到“good”就会义无反顾,而其他人不是对“fool”避之不及就是夹在两者之间踌躇徘徊、裹足不前。在义无反顾面前,每一个理想主义者统统都是易碎品。
所以和这部电影的结局不同,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所有以理想主义者为主角的电影,都应该以悲剧告终才对。电影开头,James Stewart在去华盛顿的火车上就念叨着父训:“只有注定失败的事业,才是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故事:出于对激进的民族主义分子的厌恶,博尔赫斯曾经在阿根廷国内选举前的四五天跑去要求加入保守党,人家一脸惊讶地告诉他,保守党毫无胜出的机会。博尔赫斯回答:“绅士只对败局已定的事业感兴趣。”事实如此,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理想主义的温床。每一个打算走出暖房直面现实的理想主义者都应该做好被击败的准备,而不是怀揣着某种从无数部电影里搜集来的的幻想,真诚但却虚假。以为生活可以像电影一样,以为自己也可以成为那个主角。因为我始终认为,明了后果的选择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选择。
看着James Stewart孤身站在国会里对着其他89个参议员大喊"either I'm dead right or I'm crazy!"我觉得不会再有比这句话更再贴切的描述了。“对得一塌糊涂”和“疯狂”似乎就是理想主义者仅有的两种结局。但问题永远在于,起初没人知道究竟会是哪一个。
推荐二
来源豆瓣网:作者我就是我 评论电影《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
这是个寓言故事
表面上看,这是个关于美国政治的故事,但实际上,影片借国会大厦的故事所要表达的并不只是政治,更有人生与信仰。只不过,从政治视角来讲这个道理更鲜明、更震撼。用政治作为寓言的载体,注定是我们这里想都不要想的创意。
三四十年的代詹姆斯斯图尔特,1米91的身高,平常得很的相貌,看上去就像邻家的大哥,总是扮演着老实忠厚,命运曲折却信念坚定的普通人。他在生活和事业上所遇到的坎坷几乎是每个追求梦想的年轻人都曾遇到过的,所以,他的成功也给了这些人以努力下去的希望。这就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电影,没那么残酷,有时美好得让你发蒙。
杰佛森·史密斯,美国的“少先队辅导员”,由于政治斗争的机缘巧合成为参议员,走进了梦想中的国会大厦;接着又在误打误撞之中了解到了政治黑幕,稀里糊涂地成了坚持原则的牺牲品;当他背水一战奋起反击之时,终于在坠落深渊的前一秒被光明拉了回来……
最喜欢这片子三个地方:一是杰弗森初到华盛顿参观国会大厦,那份对前人的敬仰,是有桩桩历史事件、条条宪法和件件重大案例作支撑的,那份炽热的崇敬不会随执政党派的变更而淡化,更不会因执政者思想的改变而扭曲,只会随着人们对民主自由精神的理解而加深,成为我们终难体会得到的情感;二是史密斯的女秘书桑德斯,好个黑白胶片时代的典型美人,兼具智慧与果敢的气质,真真能把任何一个男人融化掉;三是杰弗森在国会上的超长发言,之前在电视剧《白宫风云》上见识过一回,真是有意思的规则,发言人只要不坐下发言就不可以被打断,不知这条规矩让多少美国参议员发言之前抱着拼命的信念。
至于影片最后的转机,许多人给予诟病,事实上还是没有把这片子看懂。这是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怀着纯净心灵和坚定是非观念的人,忽然来到一个超级“现实”的世界,会受到至高权力与金钱的诱惑,也会遭到最黑暗无情势力的打压,最终怎么选,由你自己。
这是关于我们每个人的故事,至少是那些个曾经或者依然“傻乎乎”的年轻人的故事。如果你能相信影片中黑暗势力能如此强大,为何就不能相信一个曾经的好人会良心发现呢?
永远不要因现实的打压而放弃对正直与善良的追求,因为比起那些肮脏不堪的人们,这些美好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去信仰。
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