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常见有盗窃、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吸毒等,其中以盗窃居多。未成年人犯罪主要因为认知水平不足、价值观混乱等原因。应加强教育、心理辅导,同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干预。
【法律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盗窃、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吸毒等,其中以盗窃案件最为常见。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一般是认知水平不足、价值观混乱、家庭教育缺失、社会环境恶劣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应该采取教育和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比如,加强青少年法律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并在学校开展相关的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未成年人解决心理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以及提高其自我认知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另外,对于犯罪未成年人,还应该采取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处罚措施。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于犯罪未成年人,首要目的是保护其身心健康和尽可能恢复社会功能。因此,可以采用如教育改造、社区服务、劳动教育等代替刑事处罚的措施,同时加强监护和帮扶,防止再次犯罪。总之,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要加强教育和心理干预,同时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达到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