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1
涉嫌,一审认定,量刑11年。
个人觉得还有一定的空间,应该量刑10年更合适,毕竟案件中有一个特别大的bug,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讲,能不能定位都是一个问题。
只不过,现实的环境中,想把一个案件搞成无罪确实比登天都难。
所以还是退而求其次,尽量的把量刑降低。
最终,能争取到11年当事人感觉特别的满意。
甚至还安慰律师说,11年比10年还要好一些,因为10年半以上的,可以分到一个比较大的监狱。
这样的监狱环境会比较好一些,在里面待着会舒服一些。
我心说: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当事人。
〇2
事情还要回到30年前。
1992年,当时经济还没有这么发达,大多数人都在家务农种地,物质生活极度匮乏。
所以,在当时麦种是一个稀有产品。
分麦种的人,可以算作一手遮天的人,在当时的农村,可以说拥有无上的权力。
很多人都要去讨好分麦种的人才,有可能得到一点公平,获得自己应得的麦种。
就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一点意外:我的当事人眼瞅着自己的麦种比其他人少了很多,就抱怨了几句,进而又和分麦种的产生了直接冲突。
因为分麦种的三兄弟在当地势力很大,而且打架能力一流,一般情况下没人敢轻易招惹他们。
这次,竟然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那还不是找死。
经过几次你来我往的纠缠,最终导致双方的冲突大大升级,直接引发上述案件:当事人一家八人(其他人包括大伯、父亲、哥哥、堂哥等七人),把对方兄弟两个当场干掉。
另外一个因为在外地没回来,躲过一劫。
〇3
案件发生后,当事人一方的人,陆续被抓住五个,还有三人一直在逃。
其中就包括H某某,当年年仅18岁。
按照起诉书指控,说H某某当年花钱买了个户口(姓名:Z某某),换二代身份证时,又去该户口所在地成功更换。
指控被告人的证据中,仅有被告人一个哥哥的辨认笔录,能够印证该被告人就是当年参与杀人的H某某。
庭审时,律师就有个疑惑:受审的被告人是不是当年参与杀人的凶手?
疑点1:时间过去了30年,中间一次面都没有见过,哥哥有没有可能认错弟弟?
疑点2:当年不足20岁的年轻人,30年后变化已经很大,即便是亲人,一眼就能认出?很可能存在严重问题。
疑点3:最好的确认手段,是做DNA鉴定,如今条件也具备,为什么没有鉴定?
……
貌似,这里面确实有点问题。
〇4
控方建议量刑14年,委托人目标10年。
法官一锤定音:取个中间数,11年!……
被告人,比较满意。
这,就够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