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玉杰律师;
做一辈子刑辩,防一万人失足……
在危险驾驶罪案件中,当血液酒精含量超过150mg/100ml时,争取不起诉需综合法律依据、案件情节及司法实践,以下为具体策略及要点:
一、审查是否符合法定或酌定不起诉条件
1. 法定不起诉情形
紧急避险:若醉酒驾驶是因急救伤病人员等紧急情况且符合必要限度,即使酒精含量超标,也可主张阻却违法性。例如深夜送突发疾病亲属就医且无其他交通工具可用。
情节显著轻微:若驾驶行为未造成实际危害(如仅在停车场短距离挪车3-5米、未进入公共道路),可主张“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
2. 酌定不起诉情形
酒精含量接近临界值:若酒精含量在150-180mg/100ml之间,且无其他从重情节,可结合认罪态度、社会危害性争取相对不起诉。例如北京市海淀区对140-160mg/100ml且情节轻微的案件曾作不起诉处理。
排除从重处罚情节:需确保不存在交通事故、逃逸、高速驾驶、驾驶营运车辆等15种从重情形。
二、证据与程序合法性审查
1. 质疑血液检测程序
检材保存与提取瑕疵:若抽血未使用合法消毒剂(如含酒精成分)、未全程录像或未使用抗凝管保存血样,可能导致鉴定结果无效。
重新鉴定申请:委托第三方机构复核酒精含量,若结果差异较大(如降至150mg/100ml以下),可作为有利证据。
2. 挖掘有利客观证据
行车记录仪与监控:提取驾驶时间短(如10分钟内)、车速低(低于30km/h)、路段人车稀少等证据,证明低危险性。
证人证言:同行人员可证明驾驶目的(如挪车避让消防通道)或紧急事由。
三、认罪认罚与修复社会关系
1. 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在审查起诉阶段主动认罪,配合调查并详细说明饮酒原因、驾驶路线等细节,争取从宽处理。
提交《悔过书》或参与交通公益服务(如义务宣传酒驾危害),强化悔罪表现。

2. 赔偿与谅解
若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如剐蹭护栏),及时赔偿并取得相关单位书面谅解,降低社会危害性评价。
四、律师辩护策略与司法政策结合
1. 提交类案检索报告
收集本地或全国类似酒精含量(如160-180mg/100ml)的不起诉案例,增强说服力。例如北京朝阳区曾对酒精含量192.1mg/100ml但情节轻微案件判处缓刑,可作为参考。
引用最高检《意见》精神,强调“少捕慎诉”政策,避免过度刑罚影响个人及家庭。
2. 专家辅助人介入
委托法医学专家出具《书证审查意见书》,从技术角度质疑鉴定结论(如检测方法误差)。
论证驾驶行为与公共安全的低关联性,例如深夜时段、封闭路段驾驶。
五、注意地区差异与替代方案
1. 司法标准区域性差异
根据最新规定,大部分地区对酒精含量容忍度较高:如对150mg/100ml以下案件,基本上都可直接适用相对不起诉。
需结合当地判例调整策略,例如经济发达地区更注重程序合法性审查。
2. 缓刑与单处罚金替代
若不起诉难度大,可争取缓刑:认罪认罚、预缴罚金、提交社会表现证明(如职业贡献)。
极少数案件可能免于拘役仅处罚金,但需酒精含量接近150mg/100ml且情节特别轻微。
六、风险提示与操作建议
避免程序瑕疵:确保所有证据材料(如监控录像、检测记录)完整保存,防止因证据链断裂导致重新起诉。
时效性:2024年最高检明确从严把握不起诉,需更注重情节轻微与认罪态度的结合。
结论:
酒精含量超过150mg/100ml的案件争取不起诉需围绕情节特殊性、程序合法性、认罪主动性展开,通过技术性质证、类案支撑及政策解读,最大化实现非刑罚化处理。建议委托专业律师在侦查阶段即介入,针对性制定辩护方案。
作者:邹玉杰律师
九章刑辩创始人,安徽律师门户网创始人;
亳州律协刑委会主任,金亚太(亳州)律师事务所主任,谯城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目标:穷二十年蛮力,救一百条人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