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规定,病情传染扩散属于,如果造成严重后果,最高可判处;如未造成严重后果,则按照情节轻重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法律分析】
我国《刑法》规定,是指犯罪分子使用爆炸、放火、投毒、放射性物质或者其他危险方法,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其中,“疫情传染扩散”也被纳入该罪名范畴之内。如果犯罪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即致人死亡、重伤或者使大量人员受到轻伤),则视为特别严重情节,根据《刑法》规定,最高可判处死刑,或者、长期有期徒刑。如果犯罪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那么依据《刑法》规定,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短期有期徒刑或者。其中,“情节轻重”包括但不限于传染病的传播范围和人数,犯罪分子的主观故意和恶劣程度,以及扩散的后果等。总之,病情传染扩散的行为是涉及到公共安全的严重犯罪行为,其危害性极大,对于从事此类违法犯罪的人员将会受到相应的惩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条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二)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
(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四)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
(五)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