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被告人Z某涉嫌受贿、挪用公款二罪,卓安团队律师成功辩护一罪不成立,一罪轻判

发布时间:2020-07-01 14:29:55 浏览:5801次 案例二维码

一、【案情简述】

Z某,任某市某开发事业中心副主任兼该市某投资公司副总经理。2006年2月5日,因涉嫌受贿罪挪用公款罪被成都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2月8日被批准逮捕。
指控的主要事实有:

(1)1999年9月,Z某在任该市某计划处科员期间,某软件开发公司、某电子有限公司、某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向该市科委申报国家科技创新基金,Z某为这三公司办理到了国家科技创新基金分别为56万元、30万元、30万元,后收受了这三公司给与的感谢费5万元、10万元、12万元人民币。

(2)2000年11月,Z某在任该市科委综合计划处副处长期间,为某咨询投资有限公司代理的两个公司的项目办理到了国家科技创新基金53万元和35万元,后该咨询投资公司给Z某6万元的感谢费。

(3)2005年1月,Z某受该市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的委派,到该市的科技创业投资公司任职,同年5月Z某担任该市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副总经理的职务,以该市科技创业投资公司的名义与某化工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资信服务协议》,并将资金400万元借贷给其妻C某参股的该化工有限公司进行营利活动。

检察院认为,被告人Z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的人民币33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第三百八十三条,构成受贿罪。

其次,被告人利用职务之便,挪用400万元归他人使用,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的第三百七十二条第二款,第三百八十四条,构成挪用公款罪。

2006年一审法院裁判如下:

1、被告人Z某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

2、对被告人的受贿所得的33万元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二、【辩护思路与律师心得】

一审的裁判结果,使被告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为他二审的辩护律师,在仔细研究案情后,我认为本案存在着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等问题。为了追求事实的真相,我再次去收集了证明挪用公款不成立的证据,并针对一审的情况整理了挪用公款罪不成立的焦点。

1、400万借出行为是被告人的个人行为还是单位行为。

2、被告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针对控方指控被告人挪用公款的罪名不能成立的具体辩护意见要点如下。

1、被告人Z某的主体身份不符合《刑法》第272条第2款的规定,其行为不符合《刑法》第272条第1款的罪状描述。其一、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具体到本案就是被告人必须是受国有单位的委派;其二、在犯罪客观方面必须有272条第1款所规定的“挪用”行为。

(1)被告人不是受国有单位即某市科技局的委派到某市科创公司担任副总的,而是受聘于某市科创公司董事会从事业务工作的。

(2)被告人在客观方面没有《刑法》第272条第1款所规定的“挪用”行为。刑法第272条第1款所规定的挪用行为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但本案的基本事实是某市科创公司借款给某市化工,借贷双方都是公司法人,没有一方是自然人,都是以公司的名义从事经济活动,而且有借款合同、记帐凭证等印证。由此可知本案的事实既不属于被告人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本人使用,也不属于给其他自然人使用,更不是被告人以个人名义将挪用的资金借给其他自然人或者单位,因此本案的事实不属于《刑法》第272条第1款的挪用资金行为。

2、本案所指控的行为即某市科创公司与某市化工的借款行为是单位行为,而非被告人个人决定的行为。

(1)该行为体现了单位的意志,并通过了单位集体研究决定。

(2)本案所指控的行为是以单位的名义而非个人的名义实施。

(3)该次借款行为是为了单位的利益。

三、【裁判结果】

正是由于我的充分准备,二审法院最终采纳了我的观点。

二审法院裁决采取了我的辩护意见,认为指控的挪用公款罪不成立,维护了我当事人的正当利益。

裁判结果如下:

(1)对被告人的受贿所得的33万元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2)撤销一审裁判的第一项,即以被告人Z某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改判为:受贿罪成立,判有期徒刑10年。

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