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位以待
0 篇
需要注意的是,减刑的起始时间是从判决执行之日起开始计算,即罪犯实际送交刑罚执行机关之日,而非判决的生效时间或服刑人员羁押起始时间,但羁押日期可以依法折抵刑期。 领衔研发
2022-01-12 13:34:23 4232 0 0
前序. 去年12月9日,我在「为你辩护网」公众号上发表了深入解读:两院两部《关于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意见》一文,近期也收到了一些反馈。 据了解,有两个警官学院杂志拟在“研究动态”上登载。一个直辖市监狱局某部门将此文作为“研究动态”,报局党委。同时,还收到了某
2022-01-12 12:04:44 16598 1 0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断升级,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而就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却有不法分子趁机进行电信诈骗,在侵害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同时,也影响了疫情防控工作!本期为大家梳理疫情“献爱心”捐赠相关的电信诈骗类型,大家一定要小心警惕,提醒自己并转告给你关心的人。 案例1 一方有
2022-01-11 12:58:43 19692 0 0
全国多地疫情形势颇为严峻,防控疫情的压力不断抬升。然而,就在我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时候,却有个别人试图“发国难财”,利用疫情搞诈骗。而且,这种行为还不是个案,在全国多地都有出现,这不能不引起广大民众的高度警惕。本期笔者就和大家深入分析疫情期间的新型骗局-防护物资采购骗局套路。 案例1: 家住某地的
2022-01-09 20:08:04 6426 0 0
冒充公检法诈骗又升级了!近期,西安居民在家防疫,一些骗子也开始趁虚而入,有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给事主扣上涉嫌非法买卖防疫物资的帽子,进而实施诈骗,常常让人防不胜防,不知不觉就让人倾家荡产。 诈骗套路: 第一步:冒充疾控中心工作人员 第二步:扮好人耐心分析骗取信任 第三步:老手段——“免费”
2022-01-09 16:45:46 4410 0 0
01.导语 近年来,涉及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的案件总是牵动着普罗大众敏感的神经。 2014年发生的“药神案”以及2019年发生“聊城假药案”均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并对假药、劣药的认定产生了巨大的争论。同时也引起了立法机关对假药、劣药认定标准是否科学、客观的反思。随
2022-01-05 16:17:52 16860 0 0
在办理刑案的过程中,我们总能目睹太多人间真实。每一个案件,对当事人、当事人家属来说可能都是一次“生死攸关”的经历。 同样,也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我们总能感受到人性的光芒和善意。 就像这篇文中70多岁的老母亲,和坚信丈夫而不离婚的妻子…… 初次遇见这位老妈妈,是在卓安律师事务所。9月30日
2022-01-05 15:54:47 10669 1 0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意见》。 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监庭副庭长罗智勇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意见》强调了实质化审理的基本要求,保证减刑、假释只适用于确有悔改表现的罪犯。 本文作者,将结合《实质化审理的意见》释放的重大
2022-01-05 15:45:23 34922 0 0
近日,两院两部颁发《关于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意见》后,引起了相关领域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议论。 大体上,涉及到以下两类问题。 其一,减刑假释实质化审理中,服刑人员处于什么诉讼地位? 其二,监狱机关在实质化审理中的角色? 下面,我将围绕这些问题和大家作一个交流分享。
2022-01-05 15:15:16 15437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