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位以待
0 篇
还有疑问?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转自:悄悄法律人 作者:王勇(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全国十佳公诉人) 来源:检察日报2020.12.16 导读: □通过“看”卷宗证据,“听”视听资料,“闻”“触”物证,“问”当事人,全面系统“感受”案发现场等方法手段,来“找”出法律事实,最大限度逼近客观真实,避免冤错案件
2021-06-11 14:51:48 5382 0 0
转自:悄悄法律人 来源:刘哲说法 作者:刘哲 随着认罪认罚的深入进行,我们对“认罪”“认罚”这些概念理解得越来越深入了。尤其是在经济案件中,我们将追赃挽损也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把退赃退赔作为考察悔罪态度,从而判定认罚态度的一个参考因素。 这样以来,一方面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获得从宽的实惠,被害方也可以获
2021-06-11 14:46:36 7758 0 0
转自:刑事实务 作者:柯苇 当前,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正处在查纠整改的关键时期,防止干预司法“三项规定”是整治顽瘴痼疾的重中之重,其中,“打招呼”系干预司法活动最突出的问题,治理效果是社会关注焦点,也是评价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的重要标准。 刑事案件关乎自由、生命与财产。部分涉案人员迷信权力和关系,
2021-06-11 14:43:56 13230 0 0
12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检察机关依法履职促进社会治理”为主题发布第二十三批指导性案例,指导全国各级检察机关通过依法履行检察职能,促进社会治理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共5件,分别为刘远鹏(化名)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不起诉)案,盛开(化名)水
2021-06-11 14:43:29 3276 0 0
转自:悄悄法律人 作者:喻海松博士 2020年10月16日,由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刑事法学青年创新团队以及北京德恒(西咸新区)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刑事法学创新论坛名家系列讲座第七场”于西北政法大学雁塔校区研究生综合楼二楼报告厅成功举办,讲座主题为“刑事司法解释的实践逻辑:原理
2021-06-11 14:31:54 5814 0 0
转自:悄悄法律人 来源:刘哲说法 作者:刘哲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但近年来司法领域却越来越体现了一种判例法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还越来越强烈,确实值得我们关注。 比如两高都先后发布了多批官方的指导性案例,以刑事审判参考多年来更是积累了上千件案例,这些案例有些就直接在判决中被引用,除此之外还有各级司法机关
2021-06-11 14:29:34 5238 0 0
转自:悄悄法律人 作者:刘艳红(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实质出罪论》后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如何准确理解刑法中的罪刑规范、进而准确认定犯罪,是刑法学中的 “好望角”。形式刑法观与实质刑法观正是围绕这一难题所展开的基 于不同学派的探讨,前者主张形式化地理解犯罪构成,
2021-06-11 14:27:10 16830 0 1
转自:悄悄法律人 据悉,最高检提出的贯彻落实意见强调要着力在十个方面下功夫,即着力在依法能用尽用、提升案件质效上下功夫,树立正确的工作目标和业绩导向;着力在落实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上下功夫,准确把握该宽则宽、当严则严;着力在保障当事人权益上下功夫,切实维护公平公正;着力在促进认罪悔罪上下功夫,做好教育
2021-06-11 14:25:25 5310 0 0
转自:悄悄法律人 作者:喻海松(最高人民法院 研究室, 北京 100745)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第(6)期: 1-8. 摘要:作为重要的前置法,《民法典》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适用必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关于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立法思
2021-06-11 14:21:59 7074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