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位以待
0 篇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刑事办案实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虚假诉讼犯罪惩治工作的意见》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虚假诉讼犯罪惩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2021年3月10日起施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2021-06-22 16:06:54 7344 0 0
转自:证据与刑辩论坛 来源:尚权刑辩 作者:张步文 西南大学教授 就庭审实质化问题,我谈以下几点想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以审判为中心,有学者认为是小问题,我们认为是大问题。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我们庭审不具有“实质化”意义,这个问题挺好回答的,但是很难回答。所以这是我想谈的第一点。真
2021-06-22 16:05:45 4734 0 0
转自:证据与刑辩论坛 来源:福建壶兰律师事务所 作者:吴国章 福建壶兰律师事务所律师 引 言 电子证据中的微信聊天记录在刑事案件中可谓是屡见不鲜、比比皆是,而且这些聊天记录对于认定案件主要事实也往往起
2021-06-22 16:03:30 22347 0 0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刑事办案实务 《刑法修正案(十一)》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修改对本罪的适用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可能涉及到对追诉标准的修改完善,对追诉时效、从旧兼从轻原则的理解和适用。 一、《刑法修正案(十一)》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修改 此次刑法修正案(十一)对量刑幅度做了较大调整
2021-06-22 16:01:26 8865 0 0
转自:证据与刑辩论坛 作者:周光权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在刑事推定中,涉及主观构成要素的推定形式最为多见,其中对“明知”的推定,种类繁多,大致包括两种情况:(1)立法型推定。(2)司法型推定。 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应该是行为中具有犯罪构成要件意义的具体事实,例如,盗窃罪的成立,主观上要求
2021-06-22 16:01:04 5427 0 0
转自:证据与刑辩论坛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审理实务 职务犯罪案件中,在认定“经监察机关通知到案”是否属于“自动投案”时,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并根据电话等通知的内容以及监察机关是否确实掌握犯罪线索来综合认定,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一、犯罪事实未被掌握下经通知到案的认定。“自动投案
2021-06-22 15:57:44 3780 0 0
转自:证据与刑辩论坛 来源:烟雨法明公众号 裁判要旨 1、资金往来未注明用途的,则资金往来性质存在多种可能性,委托投资、共同投资、赠与、借款、还款等等,他人很难判断当时当事人之间实际发生的事实及其真实意思表示。 2、证人没有直接参加当事人设立法律关系的证据,故其证人证言属于传来证据,证明力相对较弱。
2021-06-22 15:52:58 18738 0 0
转自: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辩护研究中心 作者:吴宏耀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院长 罪辩护与非法证据排除 我们这个环节研讨的主题是“无罪辩护与非法证据排除”。之所以设定这个研讨主题,可能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司法实践
2021-06-22 15:51:26 5157 0 0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刑事办案实务 作者:黄应生(该司法解释的起草人) 来源:法治应生微信公号,原刊载于《人民司法》2013年19期) 为依法惩治敲诈勒索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安全,2013年4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法释[2013]10号《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2021-06-22 15:49:32 12969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