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位以待
0 篇
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贪污贿赂犯罪辩护。 笔者最近代理了一起合同诈骗犯罪案件,情节曲折离奇,非法拘禁、绑架未遂,不亚于一部电影。更让笔者觉得心惊胆战的是里面活生生上演的“三人成虎”情节。诈骗犯罪嫌疑人以投资生意为名骗取钱财,前期如期兑付利润,让被害人尝到甜头,诱导被害人不断加大
2021-07-22 11:31:08 5328 0 0
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作者: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文摘要】企业仅仅建立纸面上的合规体系是没有实质意义的。这种管理体系要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就必须建立行政监管和刑事司法上的双重激励机制。对于那些涉嫌实施犯罪行为的企业而言,在刑事法中确立以合规换取宽大刑事处理的机制,是
2021-07-22 11:28:03 6822 0 0
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来源:《财经法学》2021年第3期; 作者:曹波,贵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婷,贵州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文摘要】《经济间谍法》系美国首部专门为侵犯商业秘密提供刑事规制路径的联邦法律,一改长期以来由各州普通法保护商业秘密的司法传统,奠定了美国商业秘密犯罪规范体系的基础,引领
2021-07-22 11:13:45 15804 0 0
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来源:《法治日报》2021年7月7日09版;作者:周光权,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刑法修正案(十一)(2020年)对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的法定刑适用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1-07-22 11:10:32 5013 0 0
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来源:人民法院报;作者:徐海东,西南政法大学西部生态法研究中心。 当前,刑法学界对环境犯罪的法益界定问题出现较大分歧,如对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污染环境罪保护法益存在不同解读。笔者认为,污染环境罪保护法益的理论解读应当坚持人本主义和符合我国国情。 一、污染环境罪保护法益的几
2021-07-22 11:05:29 5616 0 0
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来源:《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作者:蒋志如:兰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中文摘要】课题组通过实证调研,以案例分析、访谈、统计数据的方式对平武法院审理的环境资源刑事案件的详细考察:环境资源刑事案件是平武法院非常有特色的一类刑事案件,法院设立巡回审判法庭,并形成独特的司
2021-07-22 11:01:52 7569 0 0
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来源:《人民检察》2021年第13期; 作者:欧阳本祺,东南大学网络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兆利,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从人脸识别第一案引发能否要求顾客强制刷脸的讨论
2021-07-22 10:52:16 3969 0 0
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1年第26期;作者: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在我看来,将诈骗罪的受骗者限定为自然人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将其限定为具有处分能力的自然人。要求受骗者是自然人,是因为只有自然人才能陷入认识错误并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所以,如果自然人不具有诈骗罪
2021-07-22 10:49:08 7074 0 0
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来源:《当代法学》2021年第4期;作者:刘艳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文摘要】刑法分则“明知”要件在限制犯罪处罚范围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刑法修正案(十一)》删除了原《刑法》第191条中的“明知”要件,意味着上游犯罪本犯也被纳入洗钱罪主体范围,洗钱罪处罚范围扩大
2021-07-22 10:39:28 7020 0 0